嘿,都说大夫讲究望闻听切。都给学生讲了个把月草药的戴医生看人还真挺准。
真正上台演出时,报幕员一说:下面请欣赏表演《纺羊毛》。,杜忠江就将纺车搬上台,然后一板一眼地开始捻毛线。
台下的观众们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个小话剧。结果他们等了足足三分钟,惊讶地发现台上仍然只有杜忠江一个人,他做的也只有仿羊毛一件事。
大家先是窃窃私语,然后女职工代表发现了关键。这辆纺车捻起毛线来快的很呢。看看,这才多会儿功夫,那纱锭就绕了厚厚的一层。而且纺羊毛的人一点儿也不累,姿态惬意,简直就像是踩缝纫机,轻松的很。
捻毛线是冬闲时期农场职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个基本上,所有东西供给都得凭票的年代,能够用场里发的福利做成毛线,自己织衣服穿上身。是多少人羡慕的好事啊!
坐在后面的职工代表,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还有人索性站起身,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杜忠江捻完了手上的羊毛团,站起身朝台下喊:这就是我们新兵连改造过的纺车,平均工作效率能够提高三倍。现在,我们把它介绍给大家,希望他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节约所有人的时间,好让大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农场的生产劳动中去。
刚刚表演完的女知青和男知青也派了代表上台,指着自己身上的红围巾和蓝围巾给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用自己纺的线织成的,一点儿也不比商场卖的差。
其实他们一开始想的是织毛衣,这样穿上身的效果会更好。只可惜织毛衣可不是做衣服。即便是熟练的老手,也得花上一两个月的功夫才能织好。何况是他们这些知青。好多人还是第一次拿起针线呢。
算了算了,就人手一条围巾吧,好歹是这个意思。
反正他们亮相的效果已经够震撼了。
台下观众一片哗然。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突然间响起了一声:好!,然后掌声雷动。
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知青们瞬间笑成了夏天的向日葵。他们成功了,他们又将一项新技术推广了出去,他们为农场的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个时代文娱活动少,农场放一场电影都是大事件,更何况是文艺汇演。大年三十的这场联欢,大家伙儿从吃过午饭一直忙到吃晚饭,看节目的和表演节目的,谁也没嫌时间长。
听说以前都是吃过年夜饭看晚会。但是因为难得有喝酒的机会,好多人都在除夕宴上喝醉了,最后看节目时呼打成雷。
领导觉得这样非常不尊重精心准备节目上台表演的演员们,所以就调整了先后顺序,先看节目再吃饭。
等到晚会结束了,大家才意犹未尽地离开。知青们身为单身汉,就留在军团大食堂吃年夜饭。
哈,果然是过年啊。军垦农场这回是下了血本哦。桌子上摆子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硬菜。瞧这一大盆一大盆装的,热气腾腾。
有大块的红烧猪肉还有大盆的萝卜烧鸡,胡萝卜炖羊肉和土豆炖牛肉的分量也扎扎实实,跟它们比起来,红烧鲫鱼以及韭菜炒蛋完全属于素菜啦。
桌上还摆了酒,是果汁兑的酒,瓶盖子一打开,那浓郁的香气就弥漫开来。田蓝都忍不住想要伸手了。乖乖,果子好,酿出来的酒也好。
待到桌上的人每人满上一碗酒,政委过来招呼大家:同志们,都辛苦一年了,不要拘束,都放开肚子吃吧喝吧!
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知青们都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捞起筷子,快准狠稳地对准大肉。
入冬以后,因为不再开垦荒田,所以他们的小灶也取消了。虽然这些天农场有腊肉卖,但是大家也基本上买到手就给家里寄回去了。似乎工作了,拿到了工资,所有人都瞬间懂事起来,意识到自己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如此一来,那大家的伙食质量肯定不咋滴。好在不做重体力活,倒不像之前那样觉得饿了。
就是没油水,寡淡的慌。
田蓝咬了一口胡萝卜炖羊肉,顿时想竖大拇指:绝,绝绝子的绝,特别有那个缸子肉的感觉,真香。
还有食堂大师傅烧的东坡肉,也很得真传嘛。谁说大锅菜不好吃来着,绝对是以偏概全。就这一桌,放到什么地方都不拉胯。
大家吃着喝着,人人欢声笑语,开心的不得了。田蓝还用红烧肉的汤汁拌饭吃,感觉超级过瘾。
好放纵啊,完全不担心身材的大吃大喝,实在是太爽啦。
酒过三巡,桌上的大份菜都快见底的时候,饭堂里突然间又热闹起来。不少老职工都站起身,纷纷跟来人打招呼:陶军长,军长你来了啊。
身上穿着军大衣的陶军长同众人打招呼,笑道:你们吃,吃饱喝好,争取明年更上一层楼。
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他们应该主动点儿,给军长敬个酒什么的。
嗐,其实他们之前也该给政委敬酒。不过那会儿美食当前,所有人的魂都被勾跑了,谁还顾得上礼节呀。难怪老职工说他们是娃娃,他们的确很不懂人情世故哩。
大家刚琢磨着要补偿一番,不曾想,陶军长居然主动到他们各个桌上打招呼:吃的怎么样啊?吃饱喝好不想家,安心留在咱们宁甘农场过大年。
大家赶紧纷纷表示,吃的很好,不想家。他们是军垦战士,应该以农场为家。
陶军长笑呵呵的:想家也正常,以后在咱们农场安了家,就有自己的家啦。今年是来不及,等明年看吧,看后面有探亲假,也可以回家看看嘛。叫家里人瞧瞧你们现在的精气神,就不担心了。
知青们大喜过望,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机会回家过春节。
主要是这个时代交通极为不便利,别说是在军垦农场了,就是一般在外地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逢年过节不着家也是常有的事。没办法,条件限制嘛,大家也习惯了。
陶军长喝了一碗果酒,然后笑着问:你们那个纺车很不错呀,谁做的?
冯祥生立刻拽杜忠江的胳膊,让人站起身,介绍道:他,是他做的,他去修车铺淘了工具呢。
杜忠江有些不好意思,说话也开始磕碰:不,不止我,大家都出主意了。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
陶军长笑了起来,点点头,肯定道: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愧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好青年。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就是要有这股劲,这样才能力争上游,把我们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
大家立刻鼓起掌来。
陶军长又开始关心大家的思想状况:你们当中谁是团员谁是党员啊?
约摸有1/5的人举起手,他们是团员。党员倒是还没有一个人。
陶军长点点头,笑着招呼他们: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好好学习,增加自己的党性修养,争取早日入党。入党申请书要写,不能让党组织还追在你后面要。
团员们赶紧点头,一个劲儿称是。
陶军长的目光又落在那些没举手的知青脸上,笑道:我看你们的年纪也够了,怎么还不积极加入团组织呀?
他指着杜忠江道,你十八还是十九?大小伙子了,这事可不能落后。
杜忠江的脖子一下子缩了下去,刚才因为激动而泛红的面庞更是瞬间恍白。他垂着脑袋,支支吾吾道:我出身不好,我入不了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