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标见此,也忍不住开口道:“父皇,儿臣也以为该从宽处置,毕竟,李伟才能卓绝立功无数,万不可杀!”
朱标这话顿时让群臣心中一凛,如今朱元璋年事已高,太子继位之期想必不会太远,他的话自然无人胆敢轻视。
蓝玉脸色微变,自朱标帮他请封后他就真心的把朱标当成了自家人,然而令他没想到是此时这个自家人却站到了对面。
吴沉和王杰等人则是感觉终于有了主心骨,当下轻轻松了口气。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吴沉小心翼翼的出言道,王杰几人也跟着附和。
朱元璋有些不悦的看了一眼朱标,对他擅自发言很是不满。
群臣经过一番争论,对李伟的处置终究没能达成统一意见,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等着陛下的圣裁。
然而朱元璋也没有给出定论,直接挥手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徐寿跟着高喊一声,朱元璋起身离开御座,群臣恭送。
散朝后,朱标没有回自己的文华殿,而是跟着朱元璋的脚步去了后面的谨身殿。
“父皇,您到底打算怎么处置李伟?”
待朱元璋刚一落座,朱标便急切的问道。
朱元璋不慌不忙的喝了品杯,才轻声说道:“你真想保他?”
“是!”朱标肯定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幽幽的道:“咱可以成全你,只是李伟不死,其他人就都得死了。”
朱标顿时一惊,不解道:“父皇此话何意?”
什么叫李伟不死其他人就都得死?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咱得把他的那些党羽全都铲除干净了,才能放心的把人留给你,不然你恐怕驾驭不了他。”
朱标怔住,愣愣的看着朱元璋,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原来父皇是打的这个主意,只是现在的李伟树大根深,要铲除干净那得死多少人?
“父皇不可,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李伟身边的这些人又全都是有能臣干吏,大开杀戒恐会伤及国本!”
朱标赶忙劝道。
“那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朱元璋反问道。
朱标皱眉沉思,一时左右为难。
李伟他不想放弃,其他人才他也想要。
朱元璋也不着急,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过了许久,朱标才艰难的道:“儿臣自信能驾驭得了他们!”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沉吟了一下道:“这样吧,咱先将他关押起来,至于他的这些党羽,你就趁这段时间试着将之收为己用,能收多少就留多少,等彻底掌控了之后,若还需要用他就将他放出来。”
朱标闻言大喜:“谢父皇!如此再好不过了!”
朱元璋轻轻颔首,但随后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有些人咱还是得先处置一下。”
朱标微愣,问道:“父皇打算处置哪些人?”
“这你就不用管了,咱自有安排,你回去吧。”朱元璋摆了摆手道。
见此,朱标也只能按下心中的疑问,拱手告退。
“妹子,咱也不想,但不这样不行啊。”
朱标走后朱元璋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幽幽的叹息道,随后眼中闪过凌厉的寒芒,坚定了心中的打算。
早朝过后,李伟被下狱的事情仍旧风波未平,众臣三三两两的离开皇宫回到自己衙门,仍在议论此事。
有了太子的表态,吴沉等人总算放心了些许,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李伟应该不会被斩,只要这位邗国公还在,哪怕赋闲在家也一样能做他们的依仗。
詹徽等人也明白这一点,只是现在他们能做的都做了,弹劾的奏书也交了数本了,其他的就只能看陛下的圣裁了。
詹徽在回到衙门后有些心神不宁,从前李伟落难数次都能东山再起,这种情况群臣都已经经历过数次了,而每次李伟东山再起时,那些弹劾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次若是不能将其彻底打垮,恐怕以前那些情况还会重演。
思索再三,詹徽终究是坐不住,匆匆起身去寻人商议了。
监牢里,小青的尸身平躺在床上,已经从僵硬再次变软,再往后便会发生腐败,白皙的皮肤早已变成灰败的青紫色,面容也不复从前的美貌。
李伟坐在床边,脸上泪痕已经干涸,表情麻木的望着此时的小青,心里的悲痛难以言表。
这时,监牢的门突然打开,毛骧带着朱标和安庆一起走了进来。
安庆焦急的越过两人,小跑到李伟身边抓着他的胳膊上下打量:“你还好吗?有没有受伤?”
朱标走上前来轻声道:“李兄,我已经跟父皇求过情了,父皇开恩,答应从宽处置,你放心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