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她怎么说自己不想试,还是被按着在沙发上试了一次。
她对这天最后的印象,是迟曜关键时刻停下,在她耳边问她的那句:我冷淡吗。
不冷。
一点都不冷。
林折夏眼尾泛红,手无力地搭在他肩上,只知道哼唧,压根说不出话。
结束后,迟曜把她揽在怀里,沙发底下是几团揉皱的纸巾,空气里弥漫着两人互相缠绕在一起的气息,他没有再动她,反而低下头亲了一下她的发顶,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我可能会对你冷淡?
因为,她说话声音还有点哑,我们认识很久,在一起也很久
别人说,很多人在一起之后都会有冷淡期。所以我怕你有一天,也会觉得和我在一起不像一开始那样,可能从哪天开始,也会觉得无聊。
迟曜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她:我们认识多久了。
林折夏数了数,从七岁那年开始算。
十二年。
他们认识到现在,十二年了。
整整十二年。
这十二年我从来没有觉得和你在一起无聊过,所以就算再过十二年,迟曜的声音从她头顶传下来,十二年之后再十二年,也不会觉得无聊。
或许以后我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渐渐开始变得没意思唯独除了你,永远都不会。
林折夏愣愣地,仰起头去看迟曜。
她忘记了。
他们和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
小的时候,她喜欢看的动画片,现在已经不再看了。曾经沉迷过的手机游戏,还苦苦哀求让迟曜帮她签到,也在不知不觉间弃了游,再没登录过那个游戏账号。
小区门口开过一家甜品店,那时候她很喜欢吃里面的芋泥面包,以为吃一辈子也不会腻,结果拉着迟曜连去七天之后宣布这辈子不想再看见芋泥。
她也记得迟曜小时候爱玩魔方,后来没再碰过。
他有一阵子特别喜欢改装东西,热情也就维持不到三个月。
还有无数的,类似这样的小事。
在成长的过程里,他们的的确确,会渐渐觉得很多东西变得没意思。
唯独,除了对方。
正如迟曜说的,他们已经走过那么漫长的岁月,就算再有下一个十二年,也永远不会有冷淡的那天。
第80章
入夏后, 林折夏和迟曜很快迎来二十岁生日。
其实迟曜的生日已经过去了,但是他今年打算和她一起过。
主要两个人生日实在离得太近,如果分开过的话, 就要折腾两次。
说实话, 我已经陷入瓶颈了, 在他生日前,林折夏老老实实地和他坦白, 从小到大给你过那么多次生日,今年我抓耳挠腮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什么耳目一新的生日计划。
好在迟曜本身对生日也没什么想法。
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 打算凑在一起过。
林折夏试探着问:要不今年礼物也省了吧。
迟曜挑眉:为什么。
林折夏:礼物也瓶颈了。
她以为迟曜会答应。
然而出乎她意料地, 迟曜吐出两个字:
不行。
为什么不行, 她强词夺理地说, 你就那么想收礼物吗,我们之间的感情,其实不一定要从礼物上体现。
迟曜看了她一眼:因为我想给你送。
于是在生日来临前这段时间, 林折夏一边期待迟曜会送自己什么生日礼物,一边继续头疼自己该给他送什么。
很难说二十岁和十八岁对比起来有什么区别。
似乎是有的。
这几年,她好像在不知不觉间离成年人这三个字更近了一点。
这天晚上林折夏在寝室刷着手机, 在网上找送礼灵感的时候,蓝小雪在和她家里人打电话。
蓝小雪不是本市人, 打电话的时候带着点口音,但都是南方人,林折夏大致能分辨出她的说话内容:妈, 你不用给我寄了, 我寝室一共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寄过来也放不下。
我室友不吃, 你别瞎操心了,而且就算她们吃,一大箱水果也得撑死。
好了,我知道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蓝小雪这几天很忙,事实上没吃好也没睡好。
她们艺术系最近在举办一个石膏展,每天顶着黑眼圈抹黑回寝室,衣服上也沾得乱七八糟的,整个人看起来异常憔悴。有次回来还忍不住吐槽导师:就是想让我们当免费劳动力明明不是我们负责的东西,非得让我们去做,最后交上去也不算我们的作品。
当时寝室里其他人义愤填膺地替她打抱不平:怎么这样啊,能不能投诉。
算了算了,蓝小雪说,也就帮忙干点活。干完得了。
蓝小雪那边听筒的声音有点大,蓝妈说话声也大,林折夏清楚听到她问了一句:你们那个石膏展怎么样了
林折夏刷手机的手停了一下,接着是蓝小雪故作轻松的声音:挺好的呀。展览可大了,到时候我拍视频给你看。
霉运好像会传染。
很快林折夏她们专业也有了动静,她们专业要举行一场外语演讲比赛。
专业老师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课间叫她去办公室,问她:听说你之前参加过学校的演讲比赛?
林折夏想到她高中时勇夺第一的光辉历史,不得不承认:之前是有参加过。
专业老师用一种哄骗的语气说:正好咱们这次的演讲比赛,还缺个人,你想不想试试?
林折夏倒不是害怕,只是单纯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会给班级拖后腿:要不您还是把这个宝贵的机会给其他人吧。
专业老师忽然高声喊她的名字:林折夏!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重新回答我,想不想试试。
看这个态度。
估计是躲不过去了。
最后林折夏还是点了头:那我试试吧。
大学的演讲比赛和高中不同,更自由,没有明确的题目,一切都可以自由发挥,风格不限。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使用本专业的语言。
专业老师把所有参加的人拉进了同一个群里。
于是林折夏开始两头忙,一边忙生日的事,一边准备演讲选题,简单写了草稿。
在生日前一周,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
他们晚上集中交初稿,在交稿前半天,林折夏在班级里遇到同班参赛的人,是个短头发的女生,那女生很开朗的样子,主动说:我晚上帮你一起交过去吧?这样晚点就不用一起跑一趟了。
林折夏晚上正好还有其他事急着做,于是说:那就麻烦你了。
在把稿子交过去的同时,林折夏余光瞥见了她手里的稿子,短发女生的演讲题目是梦想。
然而到了傍晚,专业老师在群里艾特她。
@林折夏
你的选题和其他同学撞了,换一个交上来。
林折夏看到消息的时候愣了下。
她没在群里问,找专业老师私聊问:请问我和哪位同学撞了?
专业老师:周彤啊,你俩的稿子不是一块儿交过来的吗,我一看,你俩选题居然一样。
林折夏脑海里冒出来短发女生的脸。
她下意识打下一串话想辩解:我不小心看到过她的选题,她的题目明明和我不一样
但是打到一半,她又一个字一个字把这些解释删了。
这件事大概率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她没办法解释,也没有切实证据。好像长大之后,无形之中多了很多这样说不清的事。
林折夏心想。
与其花时间争辩,不如重新写一份。
反正也只是初步草稿,再写个新选题就好了。
晚上,她去找迟曜吃饭。
她戳着饭碗,急着赶回寝室写新选题,很快说: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