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81章 红磡隧道与葵涌码头到手

第481章 红磡隧道与葵涌码头到手(1 / 1)

第481章 红磡隧道与葵涌码头到手

方先名说道:「杨生,还有一件事,周锡年爵士去湾湾了。」

「去湾湾了?看来是不想做表态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这段时间,什麽左右之争比较厉害,各边都在逼着很多知名人士表态,连杨文东也是一样,不过他不鸟任何人,港府派人来了也是一样。

但并非每个人都有着杨文东的底气的,很多富豪或者有点名气的人,直接跑去其他地方了,说是旅游或者去其他事情,总之就是不出现了,眼不见为净。

方先名又道:「杨生,周锡年跟一般富豪还是不一样的,他身上的抬头太多了,

曾经当过立法局与行政局议员丶大大英国协议员协会香港分会主席丶联合书院董事长丶香港工业总会主席丶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丶还是香港马会第一位华人董事;

而且英国皇家与官方也给他多次授勋,可以说是香港华人之中,在政绩上最耀眼的在野人士了,他跑了,听说港府那边很是生气。」

「哈哈,这反而说明周锡年是个聪明人。」杨文东道:「不管他怎麽样,但名气还在,我们按照原计划进行就行了。」

原先历史上,据说就是因为这一次周锡年跑了让港府很是生气,然后怡和看准了港府不会替牛奶公司出面,然后在72年下手强行收购。

如果真的这样,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举两得了,既有机会以「正义」的名义获得牛奶国际公司,还能得到周锡年的感谢;亦有机会在收购战中稀释怡和对置地的股票。

「是。」方先名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其他的话,股市上还可以收购港灯丶中华电力丶香港煤气丶靑洲英坭丶均益仓股票,暂时以投资为主,趁底吸纳股票就行。」

香港英资垄断了太多产业,纵然杨文东眼红,也做不到同时对这些企业下手,所以也只能趁着现在股价低,适当收购了,反正哪怕只当做投资未来也是能赚很多倍的。

等以后自己资产更多了,根据自己拥有的股票情况丶目标公司的情况等等因素,再考虑如何下手。

「暂时就先这样,以后有什麽新机会,现在也不好预测,等出现了再说。」杨文东又道:「资金方面,这几样也足够消耗很多了,不够的话;

老郑,你这边就直接找滙丰丶渣打丶东亚这些本土银行合作,老方,你这边不要通过香港的银行,直接找花旗,我跟花旗的罗斯先生也早有约定,这也是为了避免被我们要收购的目标公司察觉。」

收购地产这种事无所谓,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也没问题,且也不可能瞒住外人,甚至等很多人发现之后,还可以指望一些有优质物业的人或公司主动上门,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抄底。

但在股市上,自己的目标全是英资,那自然要保密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很少有华资上市,他就是想收购华资,即使不考虑「名」的因素,也做不到。

「好的。」郑丶方二人皆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因为涉及的资金较多,我可以授权让你们抵押长兴实业丶屈臣氏丶荣耀电子的部分核心资产,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现金完成目的。」

自己的制造业是一切产业的根基,因此除了创业初期没办法,后来运营正常后,长兴集团基本上不会抵押三个核心制造业,本身也不是很需要,因为现金流足够;

但如今到了大抄底时代,自己的目标很多,特别是股市上的都是大型英资集团,如果可以,怡和之外他也想收购部分其他股票,不过先优先安排这些战略投资,其他的以后再说。

「那就太好了。」二人也很欢喜,虽然如今经济危机,但这麽多目标加起来,也是很耗费资金的。

郑志杰又说道:「杨生,地产与股市之外,我们还有一件事,就是基建,港府那边最近对红磡隧道以及码头都进行让步了,希望您这边亲自去谈一谈。」

「看来我们拖延时间是拖对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现在这个局面,怡和丶太古丶会德丰还有几个美资日资都放弃了吧?」

「是的,就剩下我们一家了。」郑志杰道:「港府现在更是希望我们能够接下这两个项目,这样的消息公布,能够缓解一下香港如今的局势,甚至内地那边,可能也会希望如此。」

「行,那约个时间,我跟港督会面一下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红磡海底隧道这个项目,基本上只有自己一人感兴趣,因为其他资本乃至港府在之前几年都认为香港的未来不足以赚回这条隧道的投入成本。

不过码头就不一样了,香港之前的三个传统码头就让三个英资赚的盆满钵满,货柜必然也会一样,因此在港府放出要做货柜码头的时候,哪怕是66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资本还是很感兴趣的,包括本土英资丶美资丶日资等等。

现在麽,自然不会有人参与了,只剩下杨文东,而价格麽,自然就要暴跌了。

郑志杰道:「好,那我去安排。」

6月6日,杨文东与郑志杰一起,来到了港督府。

「杨生,好久不见了。」港督戴麟趾笑着说道。

「港督先生你好。」杨文东仍然保持礼貌说道。

「请坐。」戴麟趾对着二人示意说道。

三人坐下后,寒暄一会,一名金发美女上完咖啡离开后,戴麟趾道:「杨生,对于现在目前的局势,你怎麽看?」

「港督先生,我是个商人,这方面的事情还是不发表意见的好。」杨文东回道。

戴麟趾则道:「杨生,一般的商人自然应该这样,但你身为如今香港最大的华资商人,也应该知道商人的背后是需要靠山的。」

「的确如此,但我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对于这方面的理解也不透彻,还是不参与的好。」杨文东自然还是拒绝说道:「而且我在海外也有很多产业,港督先生也知道华人这个群体在南洋也影响力很大,我也不想做太多选择。」

当地位到了一定程度,很多时候不站队的确不太行,不过眼下自己的强硬就在于海外产业的发展,你逼急了我去新加坡,你港英又能怎麽样?总不至于动武吧?即使霍营东也没逼着港府这样下手。

虽然这样也不太好,但自己也是绝对不能表态的,不管哪一方都不行,未来内地与海外的市场,他可是都想要的,站在中间的确没办法在任何一边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却能两边得益,也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

戴麟趾则是皱眉,随后道:「杨生,你虽然年轻,但如今成就这麽高,也是很多香港华人的偶像,还是太平绅士,不更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吗?」

「站在哪一边,其实并不是靠说的。」杨文东又道:「我觉得做一些事情可能会更好,比如在香港继续进行大规模投资,那也是一种相信香港未来的证据吧?」

「那行,杨生是准备投资红磡隧道了?」戴麟趾点点头问道,对于这个基建,他的确也有兴趣,无论是港府丶香港市民还是他这个港督。

杨文东道:「对,不仅仅是红磡隧道,还有葵涌的第一个货柜码头,这两个项目涉及的资金至少3-4亿,

这种投资不仅仅可以公告香港市民港府以及我对香港未来的信心,也能带动上万的建筑工作岗位,现在香港的局面,本质上还是因为工作岗位太少,才导致的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商人离开丶房地产市场萎缩丶外资停止投资,必然导致了很多人失业,即使如今有长兴集团,也不可能影响整个局面;这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其他什麽导火线其实都不重要。

如果经济好,那即使有再多的导火线,也不会引发严重问题,反之则没有导火线也能产生导火线

当然,即使是这两个大项目开工,也只能说缓解一下失业问题,想彻底解决,那不是杨文东能够做到的,但总可以缓解很多。

戴麟趾同意说道:「杨生说的很对,红磡隧道的合作我们已经谈了一年了,各方面应该也差不多了,码头那边,我也会尽快安排人与你们这边协商。」

「好,只要价格合适,我会立刻开始这两个项目的启动。」杨文东答应说道。

其实就算今天项目开始,今年也不会有什麽多大实际作用,只能说这是一个信心问题。

「行。」戴麟趾点点头。

他也知道,杨文东的资本早就开始转移一部分,逼的太急也的确没用,别说杨文东,就算是周锡年或者一些其他华人资本,真的要是不鸟他,他也没办法,顶多以后有机会再冷淡处理而已。

现如今的香港,港英政府都岌岌可危了,华人势力越来越强,英国政府反而在国际上越来越弱,已经没办法了,能够保住现有英资财团的利益,就不错了。

离开港督府后,杨文东对着郑志杰说道:「尽快与港府达成协议,这两个大项目,拿下后对我们集团也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隧道通了,以后我们就方便很多了,货柜码头对制造业也有着巨大帮助。

涉及到资金,可以让步一点,但地皮这一块,也需要让港府让步,他们现在应该只是想获得资金了。」

这段时间,港英都不知道以后什麽情况,肯定也是想着先拿点钱更稳妥,这也是常态,一个商人在这种时候也会尽量拿现金,地皮的话,也就极少数对未来有信心的人敢趁机抄底。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随后的半个月,郑志杰带领着相关团队与港府协商确定之前差不多也定好的各种细节问题,杨文东与港督也进行了两次会面,催促进度。

最终,6月23日,长兴基建集团与港府达成协议,一共支付3750万港元,拿下红磡海底隧道与葵涌港口一号码头泊位的经营权,外加两块基建周围一共160万尺的地皮。

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全港的热门新闻,香港股市,不少相关的股票,也难得的涨了一下

PS:求月票

最新小说: 佳妻速成记 绝代医圣在都市 穿越医妃不好惹 和救赎对象一起吃瓜 八零反派心尖宠 终究还是困在这 卡里多了一个亿[娱乐圈] 下山后,真千金靠玄学惊爆娱乐圈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无限流] 千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