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个贺礼。”
女帝接待完其他使者,走入殿内,于一处殿门外停下,似在与殿内的人交谈。
“是,我已经决定了,若能舍我一人,换天下之人和平,万死不悔。”
“可是,你的寿命。”
女帝笑了下,说道,“仙途渺茫,不适合我,我既然选择了这世俗帝王的道路,便做好了这样的打算,我想向她们证明,她们可以有另一个选择,西王母也好,灵山十巫的女神也好,陨落太久,她们迷失了很长时间,现在她们会找回自己的道路。”
“祝贺你。”
“多谢师尊成全。”
王粲收好自己的笔记,向贾诩道谢,贾诩忽然问道,“你的朋友最近如何?”
“他啊,他搬家了,很少再寄那些酸诗给我了,若是先生有空,可以指点指点他。”
贾诩笑着说,“我并不擅长诗作,感谢抬爱。”
王粲采访完,外面似乎已经是傍晚,今日天气很好,贾诩将人送至门口,路过庭院时,王粲忽然在那处纳凉的地方又看到刚才的影子,又吓了一跳,贾诩看着王粲,忽然轻声问道,“你在看他吗?”
王粲忙回过头,就要否认,又听贾诩说道,“若你能看到他,代我向他问好吧。”
“什么?”王粲愣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贾诩笑得似乎更开心了,说道,“开玩笑的,主公还记得我,我很感激,只是我的书也没编完,你若是有空,可以多来看望我。”
王粲微笑应下。
贾诩送完人,回到自己纳凉的地方,今日的晚霞铺满了整个天幕,将这处庭院笼罩在瑰丽奇谲的霞光下,一切都显得虚幻起来。
贾诩感到有些疲惫,他拿起凉榻上未编完的书,翻了几下,叹了口气,抱着它睡过去了。
他的意识渐渐下沉,半梦半醒之际,识海中似在翻滚着什么。
我透过你的眼睛,去看这人世,我爱过你,又恨过你,与你同行过,又独自前行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我对你的情感似乎已经消磨殆尽,但我还活着,我看着这没有你的世间……只觉得,索然无味。
错过的那些年,还有你眼中所见,我都无从得知,你的故事,我又该如何诠释呢?
两个并排的凉榻中放着一个点燃的香炉,那香炉中隐隐透着些犀角的绿光,袅袅的白烟飘荡着,透过那微光似乎能隐约看见一个人影坐在另一边,抽着一柄长长的烟杆,看着……
一如当年的黄昏。
82.道
“太尉大人,陛下在书房等您。”
“好,多谢。”
贾诩拄着拐杖步入女帝的书房,他一见女帝,心中有些哀伤,女帝似乎衰老地格外之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你来啦?快坐下吧。”
“陛下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啊。”
“哈哈,我老了很多啊。”女帝不以为意地说道。
贾诩微垂了下眼,说道,“陛下的千秋大业还未完成呢。”
女帝若有所思,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她们千秋大业的第一块基石。她们埋葬我,才能继续向前。”
贾诩叹了口气,他想到女帝执政第二年,欲恢复西汉吕后的《二年律令》,受到不少臣下的反对,但女帝力排众议,恢复了这项“传统”。
“我叫你来,是为立储一事。宗室送来的那几个孩子……”女帝叹了口气,想到自己的长女,那个赤壁救下的孩子。
女帝看贾诩陷入沉思,笑着问道,“有什么事能让太尉大人如此烦恼?”
贾诩想了想说道,“臣只是想到当初与陛下交锋一事,陛下之言,臣至今铭记于心。”
两人相视一笑,女帝这才说起自己的委托,“那个孩子……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她这么多年勤奋刻苦,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输于皇室的那些孩子,她天资聪颖,性子沉静坚韧,只是……有些敏感。所以,朕想拜托太尉,替朕好好引导那孩子,除了太尉,朕别无人选。”
贾诩看着女帝认真的神色,最后还是应下了,待他走出门时,外面已经在下雪,那孩子站在门口不知站了多久,在等母亲的召见,她每日都会来问候母亲的病情。
贾诩看着那孩子冻得发僵的样子,温柔地问候道,“殿下。”
那孩子忙向贾诩行礼,女帝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那孩子急忙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久,贾诩正式担任那孩子的老师。
女帝已逐步将事务交给那孩子,贾诩拄着拐杖步入议事的大殿,里面空无一人,安静地几乎能听到外面落雪的声音,他在殿内站了一会儿,一侍从前来将贾诩请去书房。
那孩子已经端正坐好,面前摆放着一堆书籍。
贾诩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地笑了一下,他温和地问道,“殿下,这些学问里,你最喜欢什么呢?”
那孩子看了眼桌上的书册,随后她的心里冒出一句,女帝最喜欢的话,她脱口而出道,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贾诩微微愣了一下,眼神似有些闪烁,随后恢复平静,哽咽了一下,说道,“好,那便从这里开始吧。”
多年后
女帝驾崩,贾诩辞去太尉一职。
又过几年,贾诩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七岁。
新任女帝在为自己的这位帝师挑选谥号,她选了很多都不满意,最后,她看着“繍”这个字,想起先帝曾对她提起的那个组织,她看着这个字的右半边,选择了“肃”这个字,来纪念这位先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