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的西凉军也在那日之后不久到达,张济率军在外接应或是等待宫内请求驰援,但宫内似乎异常的顺利,他们又等了几日,才放心地进入内廷。
那些西凉军官纷纷开始自领头衔官职,张绣跟随张济,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摇头,说道,“只是保命之计,谈何功劳?”坚决不受。
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乃百官师长,为天下之榜样,在下一向没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在下可以贪享虚荣,但这于国家又有什么好处?”说完,交还印绶便离开了。
李傕等人打得不可开交,期间倒还记起城外的势力,李傕想结交袁术,欲授其左将军,进封阳翟侯,袁术收到封赏,随意地命人收下。
贾诩回到住处,屋内已经收拾好了,他并没有太多东西要带走,傍晚,他坐上一辆普通的马车从小道离开长安,他紧闭着车窗,却仍能闻到一些烧焦的气味,混杂着其他不明的气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城外他先去找了与他约定好见面的段煨,他与贾诩同乡,贾诩刚来时,张绣曾向段煨介绍贾诩,嘱托段煨多多照顾他的同乡之人,段煨也爽快地答应了。
他亲自站在外边迎接贾诩的车架,他听闻了贾诩在宫内的行事,自是钦佩,但也有些顾虑。
贾诩下了马车,温和地朝段煨行礼,段煨忙上前扶住,表示不必如此客气,他办了洗尘宴接待贾诩,席间他多次夸赞贾诩,贾诩提到自己卸任一事,段煨说,贾诩这样的才能在哪里都会被赏识任用,不必担心,却未提及他本人的态度。
贾诩观察了下段煨的神色,心下了然,转而问起城外西凉军的其它分支。
贾诩听闻张绣的军队在此处几十里外,他想了想,朝段煨敬了一杯,表示自己决定前去投靠张绣,段煨立刻热切地表示,让贾诩放心,自己也正打算离开长安,他若是回去,会替贾诩照顾同乡的家人,贾诩连声道谢。
贾诩向张绣的驻扎军营送了一封信,很快便得到了回复,张绣高兴地邀请贾诩来自己军中,称自己军中正缺人,贾诩愿意和他离开再好不过。
贾诩向段煨告别,连夜启程前往张绣的军营。
张绣已在营外等候了一会儿,见有人从马车上下来,急忙前去搀扶,关切地问候起贾诩,贾诩耐心地一一回答,等张绣问完,他才状似无意地开口道,“将军为何这般及时抵达了长安?”
张绣回想了下,说道,“叔父收到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似乎是董太师的亲笔信,向我们这支呼唤支援,我们就来了。”
贾诩微微皱眉,仔细估算起张绣军队抵达的时间和信件发出的日子,总觉得有地方对不上,张绣见贾诩神色疲惫,忙问贾诩是不是需要先休息,贾诩止住思绪,向张绣道谢,随着张绣进入营内住处。
长安以外,马腾、韩遂联合关中部分士大夫共攻李傕,李傕派郭汜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损失一万多人,只得退回凉州。然而,李傕郭汜两人互相猜忌,多次刀兵争斗,矛盾越来越激化,一日,李傕截获郭汜军中一封语焉不详,字迹模糊的信件,越发笃定郭汜与人合谋要来谋害自己,率先进攻郭汜军队。
短短数日,长安城彻底成为废墟,城中百姓几乎尽数死光。
长安城外另一处小道上,一辆运输货物的板车上躺着一个人,拉车的人正是当初那个流浪儿,那孩子累的不行,见他俩已经安全,便两手一松,车把手一下子落在石头上,颠了一下木板,车上的人立刻难受得闷哼出声,“轻,轻点儿,我可是病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切……那又怎样,总比死在那里面要好多了。”那孩子擦着手,去找水源,车上那人还穿着那黑色斗篷,像是瑟缩地裹着被子取暖,他在发烧,热度不减,浑身各处关节作疼,口干舌燥,那孩子怕他好不容易逃出来,还死在外面,未免太可怜,就去找水给他喝。
“诺,喝水。”
“唔……谢谢。”那人眼睛发虚,手颤颤巍巍地伸出来接过水袋,喝了几口。
“你还真是脆弱,照着你给的暗道跑,一路上都没碰到西凉军,你都能生病……”
“唉……没办法嘛,给西凉军办过事,遭报应咯。”
那孩子没说话,捡了根树枝在戳树叶玩,忽然,她回头看了远处的长安城,又默默回过头来,一言不发,郭嘉喝着水看那孩子玩树枝。
过了一会儿,那孩子语气故带轻松地嘟囔道,“外面看着还算像样……谁会知道,里面跟刮过一场天灾一样呢……”
两人沉默着对坐,忽然,郭嘉在衣服里摸索了一会儿,缓缓拿出一把匕首,外观看上去其貌不扬,他扔给那孩子,那孩子一把接住,新奇地拔开一看,只见那匕首刀锋如霜,锋利无比。
那孩子高兴地比划几下,兴奋地说道,“这可是把好刀啊!看着应该挺贵的?你哪来的?”说完,还上下掂量了一下匕首,郭嘉看着那孩子,支着头微笑说道,“宫里摸出来的,就当……之后的路费吧。”
张绣军营
贾诩正在营地里散步,他缓慢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在草地上,他本是看着地上的草,忽然站定,他抬起头看向缀满繁星的夜幕,心里平静到甚至有一丝轻松。
他是对的……而我呢,为幻象所惑,再一次……再也回不去了,贾诩这么想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