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九点,一则来自《花莲东岸日报》的地方新闻登上各大社群媒T首页:《东部知名医材公司涉非法报废品重制流通,内部资料疑外泄》
新闻照片虽然模糊,却令人一眼认出背景正是旭脉的旧包装区,墙面那块褪sE标语〈品质,是我们的生命线〉成了讽刺的注解。标题下的大字刺眼:知情员工:这不是第一次了。
全公司顿时陷入一种集T断电式的沉默。
走廊里原本持续运转的雷S印表机忽然没了声音,像是被cH0U走电源;茶水间的咖啡机正好滴到一半,滴出最後一滴苦涩的焦糖浓缩,然後停止。
办公室里的视线彼此交错,闪烁着不确定与防备,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敢先动。
十五分钟後,总经理透过内线广播发出紧急指令,召开高阶主管线上会议,所有人须立即参与。
萤幕分割成数格,熟悉的脸孔此刻彷佛都被洗去颜sE,每位主管的表情如同刚吞下没煮熟的咸鸭蛋——有些憋气、有些发苦,大多数则是在强装镇定,一些人眼神游移,一些人乾脆直接关掉摄影机。
总经理开场第一句就冷冷地说:「今天开始,一切会有记录。你们最好讲真话,讲完整。」语气平稳,但有如锋刃直切核心。
萤幕另一端的空气彷佛凝结,所有人意识到,这不是一场讨论,而是一场审问。
罗副理率先发言,语速b平常快了些,语调却刻意维持中X。
他试图将焦点引回资安风险与外泄技术问题,打算从技术层面绕开争议。
「我们最近在资安稽核中,确实发现有可疑登入纪录,依我初步判断应该是—─」话说到一半,就被总经理一句话冷冷打断:「别跳过根本原因,这不是修系统的会。」
萤幕另一侧,有人x1了口气,有人默默笔记,还有人低头点开手机,看似在找资料,其实是在查询记者名字。
气氛瞬间从例行会议转为高压对质场,画面中几位主管开始交头接耳、点头装懂,但明显能看出惊慌蔓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资讯部、营运部与品质部彼此交换眼神,像在无声地试图确认:谁先开口,谁会先落马?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悄然出现第一波“部门分裂”。
品保部里,蔡博士与江苡甄在部门午休聊天室中,公开质疑管理部最近一次未经通知的登入追踪是否合法。
蔡博士语出惊人,直接贴出一篇长文:《劳基法下的职场监控边界》,文章下方留言数迅速破百,有人怒斥监控过当,有人开始回忆过去“消失的稽核报告”,更有人匿名表示:我早就备份了。
制造部员工则私下建立一个名为“旭脉工作人权匿名讨论群”的聊天室,起初只是在讨论“谁动了我的报废单”,随着发言愈来愈直接,主题逐渐升级成:
我们能成立工会吗?
检举奖金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