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三个大男人,胃口还挺大的。
白晴就吃了两块瘦肉,便不再多吃,更多的还是吃旁边的蘑菇炖鸡里的蘑菇。
第二天,白晴他们又在这边考察了一下市场,白晴还打听到了凌市底下一个村子,有种果树的习惯。
据说果树的品种还不少呢,为此白晴特意跑过去看了一趟。
发现对方村里的果树确实很多,不过人家村里的排外性也很明显。
一听白晴是来打听果树的,都十分防备的样子。
对此,白晴也没急着来。
今年她的果树应该就可以陆续的结果了,可能不太多,但是到时候是不是好吃就能知道了。
如果不是添置了车卡这个大件,白晴原本的计划是今年把鸭鸭们搞上来了。
但是,买了车之后,估计还要再等一年了。
卢盼盼结婚之后的三天时间里,白晴他们都在附近转着。
虽然看了树苗无果,但是白晴发现了一家新的饲料厂,是凌市这边一个村子,跟县城那边联手办起来的,是个新厂。
白晴不确定对方的稳定性,所以暂时只是考察了一下,没急着下单。
对方其实也颇为需要单子,所以听说白晴是来考察市场的,他们还特意给白晴带了一袋饲料,想让白晴回去看看,自己这边的饲料也是极不错的。
白晴也没客气,先收下,回去拿自己的材料分析仪,分析一下饲料的配料,看看跟原来的怎么样。
如果区别不大的话,价位又合适,也不是不能换一家。
三天之后,白晴他们回村了。
回去之后,白晴先去把鱼苗跟虾苗放下去,顺便夹带点私货,把商城买的一并放进去。
然后,赵小冬过来汇报账目情况。
白晴他们离开这几天,赵小冬他们日常也是去捞鱼捞虾,去县城卖的。
还有县城订货的几家,到日子也得给人家送。
你送货,人家就得给你结钱嘛。
白晴离开差不多一周时间,产生的账目还不少。
林刚别的没仔细盯,所有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账目上面了。
整理这些账目还有钱的问题,白晴就忙了一天的时间。
晚上的时候,及时下笼。
第二天,白晴跟林先锋一早起来,先弄了点早饭吃。
然后,带着赵小冬他们下湖,捞鱼。
今天没有需要送货的,所以虾只捞了两笼,大概八十斤的样子,鱼的话捞的也没多,只是零售的话,捞太多也不太好卖,所以二十条。
白晴刚收拾完,就看到有人往这边走。
远远的看着有些眼熟,走近之后,发现还真是熟人。
林梁。
白玉兰的小叔子。
对方怎么过来了?
白晴心下有些诧异,想了想对方如今在市里开了饭店,忍不住发散思维,难不成是为了这个?
林梁很快走近了,先是跟林先锋他们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才客气的问道:先锋哥,鱼塘这边的事情,我是找你,还是找嫂子?
林梁除了早些年有些桀骜不训,后来慢慢的也被白玉兰给驯化了,也可能是长大了,成熟了,所以变得稳重了一些。
白玉兰去市里开糕点店的时候,对方也跟着一起,据他妈陈翠兰说是在市里干的挺好,那生意天天火爆,比国营饭店还厉害呢。
找你嫂子,我就是个司机送货的。林先锋很快把地方让了出来,笑呵呵的调侃一声。
听他这样说,林梁没忍住跟着笑了笑,然后把目光放到了白晴身上:嫂子,一起谈笔买卖?
白晴一听,这是来送钱的,顿时就明白了,然后把人请进屋了。
办公室那边有准备了一间会议室,白晴就是把人请了那边,林先锋也跟着一起,白信芳身为销售部的主任,这个时候自然也得跟着嘛。
大家都是同一个村的,林先锋跟林栋关系还好。
虽然说,年纪小的时候,林梁跟林先行都是村中扛把子,颇有点王不见王的意思。
但是如今大家都长大了,不再中二了,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所以,坐下之后,也没绕太多圈子,林梁如今还没成长成中年商人的那种油滑感,所以彼此谈的还算是真诚。
林梁最近得了一个食谱,剁椒鱼头,他是跟人买的独家秘方,又跟厨师那边商量改良了一下,味道应该是挺好。
但是
没有货源鱼头。
他昨天回村,听说白晴这边的事情,就已经准备过来了,还是陈翠兰说的,白晴刚从外地回来,正忙着,让他晚一天来。
这不,今天一早,他就等不及的过来了。
对方只需要鱼头,鱼的话,只准备先进少量的看看销售情况。
主要还是没有合适的食谱,所以做出来的不见得就好吃。林梁也有自己的担忧。
其实他对活虾也挺心动的。
但是吧
如何保鲜是个问题。
如果到了市里都是死的话,那就没有特色了。
第192章
白晴自然不会强迫对方订自己的货, 但是有推销的机会,也不会放弃的。
鱼肉不好推销,毕竟食谱什么的, 白晴也不好拿出来。
她那书是彩图,拿出来可是没办法解释的。
但是
活虾什么的, 她一说,林梁就心动了,白晴一看就知道这是有门的, 可以再谈谈的。
白信芳那更是能看懂人的脸色的,所以也在一边跟着附和一番。
林梁原本就心动, 只是担心鱼跟虾不能活着去市内。
如果这项技术能突破的话,那么他就不需要忧心这些了。
我这边有特殊的处理手法,可以保证他们活到市里, 而且我这边买了车,去市里不需要太长时间, 可以保证成活率。白晴简单的跟林梁说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技术问题。
只要保证成活率,对方就会心动。
果然,听白晴这样说,林梁疯狂心动了!
如果能保证的话,那我这边可以隔三天要一批, 算是特色菜。林梁自己做饭一般, 但是有一个会做糕点的嫂子,又交了一个大厨朋友,还去南方学习了一段时间。
所以, 饭店的生意如今是真的不错, 陈翠兰那说法虽然夸张了些, 但是也没夸张太多。
白晴知道,对方是想要一个保证,所以笑着说道:当然,这个可以保证,咱们可以写在合同里。
只要积分到位,氧气胶囊就能跟上,虾就死不了。
偶尔的一两只,算是正常的破损,这个代表不了所有。
白晴如今的积分,后面一堆的零。
毕竟守着村里,撸草可是十分方便的。
所以,氧气胶囊对于她来说,并不难。
林梁一听可以写在合同里,眼睛都亮了:这个好,这个好!
可以写在合同里,担忧的事情就少了很多,两方又具体的商谈了一番。
鱼头这个东西,也可以不必是鲜活现切的鱼头,所以放到冰箱里冷冻两三天。
就算是口感有些影响,但是问题不大。
所以,一次可以进三天的货。
他这边能来的个体户其实挺多的,偶尔还会有些领导什么的,或是各个单位的主任之类的。
他这几年也没少跑,从前是林先行带着,去年开始他开始自己干,市内那边市场也摸的不错。
最后定下来的是,每三天要30个鱼头,20斤虾。
至于鱼肉,后续再看情况。
这个可以之后再签别的合同,先把鱼头和虾的合同签了。
林梁这边暂时也没车,所以明天的鱼头,就得白晴他们送过去。
三十条鱼,剁掉鱼头之后,剩下的鱼肉,如果没有冰箱冻上,就得赶快卖掉。
不过市内的市场应该是不错,白晴觉得应该是不愁卖的。
只不过,去市内的话,钱肯定是要加的,毕竟自己这边还需要搭上功夫还有油费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白晴跟林先锋还有白信芳他们商量了一下,去市内卖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