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莫名其妙, 他们才刚上大一,怎么就实习了?可陶处长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几人便也不好多话,只沉默着跟上楼。
待到了219宿舍前,田蓝和陈立恒才明白为什么宿管一开始没给他们安排这间屋。实在条件不佳, 正对着公共厕所和卫生间, 气味相当感人。
再推开宿舍门,里面的环境也相当磕碜。
房间约莫十来个平方大小, 正对着门口的就是贴墙的一张架子床, 床边立着个木头橱柜, 橱柜的的左手边是两张长方形的方桌,瞧着不太像书桌, 而像是直接搬过来用的课桌。
不过平心而论,以现在国民的普遍住宿条件来说, 这间屋已经算不错了。好些地方就靠这样的筒子楼房间塞下祖孙三代人。
唯一存在问题的是, 床是高低单人床, 无论上下铺都不可能塞下两个成年人,让他们怎么睡?
田蓝狂笑,相当善良:要不我和方秀英一个房间吧,这边留给你,你睡完上铺睡下铺,随便你怎么睡。
陈立恒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立刻动手:这么大的人了,你好意思打扰人家吗?折腾什么啊,直接把床拆了。
田蓝瞪大眼睛:不至于吧,你连屋子都拆?
啥屋子啊。高低床拆成两张床并在一起不就行了吗?你没拆过?
田蓝摇头:我没事拆床干什么?
这种架子床她也就是在学生宿舍睡过,谁敢拆宿舍的床?真当宿管阿姨是摆设吗。
两人正忙着呢,陶处长过来找人了。
领导看他俩的动静十分无语,眼球地震不说,眉毛也要跳舞,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句:弄好了下来吧。
田蓝和陈立恒本来还想打扫下宿舍,不过上级有指令,两人也不耽误,赶紧锁了门跟着下楼。
这回没小车接他们,他俩和方秀英碰了头就跟在陶处长身后往外走。几人穿过筒子楼小区又绕过一大片绿地,走了足足约莫二十分钟,才见到一栋红色的苏式三层小楼。
陶处长再度掏出证件交给站岗的士兵检查,后者仔仔细细地观察了田蓝等人的相貌,这才点头示意他们进去。
但这还不算完,进入门厅之后,又有身穿军装的男女士兵分别客气地将三人带进检查室,开始检查他们随身携带物品。
田蓝看着对方手里冒红光的仪器就努力憋笑。果不其然,等那仪器靠近她胸口别着的校徽时,立刻发出了滴滴的警报声。
她相当配合地露出惊讶的神色,满脸好奇地盯着检测仪器:这是金属探测仪吗?
女军官保持微笑,伸手麻利地解下了她的校徽,还赞叹了一句:校徽很好看,送我作纪念吧。
田蓝毫不犹豫咧嘴笑:没问题。
女军官没区别对待,同样要了方秀英的校徽。
等两人出了检查室的门,方秀英才偷偷跟田蓝交换眼色:校徽是不是有问题?
陈立恒的校徽也不见了。
这时代的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感很强,即便出门在外也会随身别着校徽。
田蓝只笑笑,还故意跟等在外面的陶处长提起:我们学校的校徽设计的真不错,解放军同志都说好哩。
可怜陶处长顿时变了脸色,张嘴想解释,却又不好当着人面说破,只能捏着鼻子吃下这暗亏。
他接到通知也突然啊,根本来不及多做安排。
田蓝终于有点暗爽了。虽然她理解陶处长监听他们也是安全工作需要,但谁喜欢生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啊。
陈立恒伸手握了下她的手,笑着以示安抚。
田蓝偷偷白了他一眼,傲娇地扭过头去。
方秀英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挪开了视线。
她想如果当初她不是那么病急乱投医,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即便面前的这两个人曾经犯过傻,还闹过自杀。但人生在世,如果有个人能够让你犯傻,愿意为你犯傻,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三人走进大房间,才发现这是间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跟他们同心而来的天才数学少年坐在角落里,手上还抓着笔记本和笔,应该正在演算某道难题,屋里又来了人,他也没抬头。
倒是坐在左手边最上位的上校,瞧见陶处长等人,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坐到自己身旁。
陶处长却朝他摆摆手,还是带着三位大学生坐到了角落里。
田蓝趁机抬头看了眼数学天才手上的笔记本,然后毫不犹豫地收回视线。
做人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为难自己。
众人刚刚坐定,门外就响起了脚步声。一位肩膀上扛着将星的老人走入会议室。屋中的人纷纷起立,先前招呼陶处长的上校赶紧要上前迎接,被他挥手制止:开始吧。
上校赶紧走向会议桌的另一头,那儿贴墙放着长案几,上面摆着个方方正正的大家伙。
田蓝瞧见它的形状,眼皮下意识地跳了起来。
果不其然,待到上校揭开了罩在上面的布套,露出电视机的庐山真面目时,屋里的三位学生,不,应该是四位,包括那天才数学少年都拨冗从数学的海洋里抬起头,目光落在了电视机屏幕上。
上校没耽误时间,直接按下电视机开关。这是台21寸的彩电,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真是又小又寒酸。但放在1981年的春天,这是绝对的奢侈品。
田蓝甚至怀疑现在国内到底有没有彩电生产线。
这台电视机身上并没有印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但当画面出现了驱逐舰三个字时,三人都本能的想到了电视大学的课程。
没错,这纪录片一样的影像,记载了驱逐舰的历史,从英国人于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号,到二战时期驱逐舰在海战中大显神威,再到二战之后,诸多军事强国都在发展的驱逐舰,林林总总,列了一大堆。
如果只是这些,还不能说明什么,最多就是一篇驱逐舰历史的综述罢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电视机越往后播放,就出现了越多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驱逐舰。
这些驱逐舰,外行人看到的是总裁酷炫狂霸拽,各种拉风。尤其是演习的场景,简直叫人热血沸腾。而业内人士则瞠目结舌,甚至连想都不敢想驱逐舰已经发展到这地步了。
田蓝从未涉足过舰艇研究,也跟着看的津津有味。
陈立恒比她激动多了。
在遥远的铁血军阶段,因为海军力量等于没有,他们没少吃日本鬼子的亏,尤其在打盐城的过程中,被惹毛了的日本鬼子出动了军舰。他们收缴来的小钢炮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打得极为惨烈。
后来局势稳定下来,他就一门心思想造船造舰,打造强大的海军。只可惜筹建哈军工工作繁重,他分.身乏术,到底没有真负责干这个。
不仅仅是陈立恒,其他人也眼睛眨都不眨,死死盯着电视机。
他们是专业人士,能够看出的门道更多。不少人口中念念有词,甚至还有人迫不及待地掏出了笔记本,开始速写。
整整10集纪录片,每集只有5分钟,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待到电视机变成雪花图案,好多人还意犹未尽。
一位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眼镜的中校迫不及待地追问:这从哪儿弄来的?还有吗?
这个时代信息流通十分缓慢,即便是业内人士也难以搞清楚世界顶尖水平究竟发展到哪一步了。他只知道,他们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他并不悲伤。
知耻而后勇,我国的驱逐舰本来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即便现在大大地落后了,只要奋力去追就行。
会议室里不少人也有同样的疑问。
这个录像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告诉他们自己究竟有多落后。但与此同时,也给了他们很多启发。比方说驱逐舰的外形设计,功能设置,都让他们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做的这么漂亮。
大家越说越激动,目光灼灼地盯着左手位上的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