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话,从头开始学。
一项制造与工程技术专业,有23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五六十节课,足够你们好好琢磨了。
吴师傅已经放下话来,他一定要搞出玉米收获机,解决大家掰玉米棒子的绝望。
大家都欢天喜地,提醒他千万不要忘了收山芋的机器。每年夏秋两季收山芋的时候,也很让人怀疑人生啊。
这活,田蓝帮不上忙,唯一能够提供的就是新鲜血液。
去造吧,年轻人们,反正青春是用来煎熬的。好好奋斗,汗水会浇灌出希望的花。
田蓝三下五除二,就把200多号落榜考生全都给安排上了。
暂时没有具体工作的人,都去赵家沟帮忙。学习怎么搞养殖,学习怎么盖蔬菜大棚,学习如何管理人工种植中药材。反正学无止境,只要你肯琢磨,总有很多事能做。
她把人打发走了,自己拍拍手,准备回去接着干活。
校长喊住了她。
先前学校对这些非应届生并不在意,高考有多难,看看录取率,大家心里都有数。
从恢复高考到现在,向阳公社中学就没一个考上的学生。应届生尚且如此,何况多少年不抓笔杆子的知青呢。
但是今年,校长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们学校要放颗卫星。
一个全市第二,一个全市第五,那是什么概念啊。
虽然他们市教育水平不行,全市每年也出不了多少大学生。但是,这两位考生的成绩还是给了校长无限的希望。
预考简单又怎么样?能留下的都已经是胜利者了。
在这些胜利者当中排名这么靠前,必须得是大学种子呀。
校长笑容可掬地询问田蓝:你要去干什么?
田蓝还没回过神:回车间啊,我们淀粉车间要投产了。
校长感觉自己额头上的青筋都要跳起来了。
开什么玩笑?7月份就要高考了,现在5月都已经过了一半,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不把一天24小时拉成48小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还去什么车间?
少挣一天的钱,她不会掉一块肉。
少学习一天,那就有可能是穿皮鞋和穿草鞋的区别。
田蓝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布鞋,十分诚恳:布鞋也挺舒服的,我不怎么爱穿皮鞋。
开玩笑,她从事了这么长时间的农学工作,穿着皮鞋还怎么下田?太耽误事了。
眼看校长脸色不好,唐老师赶紧出来打圆场:那个,小田啊,你跟我过来下。高考资料你好像还没有吧?赶紧拿着。
他把人带去高考复习班,现在教室已经空了一半不止。没通过预考的考生继续待在学校里也没啥意义,只有收拾书包回家的份。
剩下的人已经迅速从获得高考门票的喜悦中清醒过来,赶紧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去。
这年代没五三,黄冈中学也不会把他的黄冈密卷给你们用,各个学校之间都彼此提防,绝不互通有无。
因为大家是竞争对手啊。
唐老师拿出来的高考复习资料全是他自己总结的,厚厚的一沓子,还散发着油墨的芬芳。
田蓝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当机立断:唐老师,你出复习册子吧,咱们可以印了卖钱。
屋里的学生集体对她怒目相向,开什么玩笑?这可是他们应对高考的秘密武器。
田蓝苦口婆心地劝大家:我们不能这么局限,你们想想看啊,我们是跟全省的考生站在一个赛场上比拼。跟一个省相比,一个县算什么呀?压根就不是问题。像这种高考册子,我们卖三块钱一本,1万个考生就是3万块呀。同学们,3万块钱,能干好多事了。
英子和秀秀对视一眼,直接上前,把她拉了下来。
再由着这人信口雌黄的话,估计群众们熊熊燃烧的愤怒火焰会直接将她烧得灰飞烟灭。
田蓝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个时代到底有多缺教学资源。要搁在她穿越之前,广大学生同志最愁的是教辅资料太多,来不及写呀。
两个时代的同志真的可以互穿一下,才能深刻体会到彼此的无奈。
田蓝拿着教材,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跟同样被迫拎过来的陈立恒对视一眼,无奈进入好好听课的状态。
唐老师拿着预考卷给大家接连讲了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主要是查漏补缺,让大家搞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究竟在哪儿。这样后面的一个多月,还能想办法再冲一冲。
至于语文和政治,他的原则只有一个字:背。
都到这会儿了,还理解个屁,谁有空去理解啊。赶紧老老实实地背下来。
这招听上去不高级,但实际上很有用。
其实包括数理化在内,你如果能把书上的例题、公式、方程式什么的全都背下来,然后再对照着多做几遍题,你就会神奇地发现,很多题目你以为你看不懂,但实际上就知道该怎么做。
完全是种本能。
当然,这种学霸逻辑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但无论如何都比两眼一抹黑来的强。
好不容易下课了,大家赶紧去食堂解决吃饭问题。
这时代的学生食堂需要每个学生交定量的粮食,一般是玉米面玉米碜,还有高粱米和磨好的山芋粉,小麦就不指望了,全家人一年到头也难得吃几回的东西,不可能给学生当口粮吃。
至于菜,那是大锅煮出来的清汤寡水,连油花都少见。
想要吃好的,那得自己带。
最近向阳公社的社员们日子过得都还不错,首当其冲就体现在学生们的伙食质量提高了。
不少人带了咸鸭蛋给自己加餐。还有人拿出一瓶子酱,酱里面不仅有豆干,上面还汪着明亮的油,实在是油水十足。
田蓝吃的是陈立恒弄过来的兰花豆和花生米,这二者都是他从农贸市场上买回来的。
现在大家在自留地上种的东西,包括蚕豆和花生这种被认为是粮油作物的出产,也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卖了,公社完全不管。
因为他们这边风气开放,不少管理严格的公社的社员也挑着担子上他们这儿卖东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向阳公社都有了小县城的美名,因为物资丰富啊。
田蓝就着盐炒花生米,吃玉米面饼子,感觉特别香,再来一口青菜豆腐汤,美极了。
她跟陈立恒分享她新近发现的致富经:我们应该搞高考复习资料,这不仅仅是挣钱,也是在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减少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公平。
同样是刻苦学习,农村考生和城市考生,谁考上大学的概率更高?毫无疑问,当然是后者。因为教育资源基本聚集在城市呀。
所有人都知道城里条件好,所有人都想往城里跑。资源越来越倾斜向城市,农村要怎么办呢?
谁都想自己生活的更好,好老师也会用腿投票,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光和人谈奉献,不给人以待遇,那是以自以为是的傲慢姿态耍流氓。
田蓝现在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他就另辟蹊径,搞教辅呗。
书本是良师益友,一本合适的教辅,能够解决很多近乎于单兵作战的考生的难题。
陈立恒认真地看着她,相当诚恳地给她忠告:我们要考虑群众的情绪,不要犯众怒。
现在大家一门心思拼高考,任何可能有爱他们高考的那都是生死仇敌。
田蓝无奈:好吧,等这一批高考完了再说。反正这个事儿吧,我觉得真的可以做。也给大家多一条致富门路。
陈立恒将花生米推给她,认真道:那你找谁干这事儿呢?7月份高考完了,很快我们就要离开。谁能接手做这个事?
唐老师?
话说出口,田蓝就摇头。
唐老师下个学期估计也不在向阳公社了。
当初一直盯着他不放,坚决不给他平反的人,自己已经蹲了大牢。
组织上正在审核唐老师的材料,到目前为止,他最大的罪名就是有一个不像样的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曾经做过违法乱纪的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