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没两个月,还没开春呢,他们就收到了喜帖。
雇佣日本鬼子干活的地主招女婿了,招的还是日本女婿。
在他家干活的一个日本兵是孤儿,家里已经没亲人。
地主看他干活老实,又是个高中毕业生,还会说简单的中国话,就相中他当女婿了,将他招到了自家。
陈立恒看到喜帖时,整个人是懵的。
这到底闹哪样啊?
张将军还劝她出席婚礼,说这事意义非凡。
陈立恒百思不得其解,这地主脑袋瓜子是不是被马踢了?亏他想得出来。
张将军却一本正经:有什么不好?放下武器,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可怕和残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不是很好吗?
陈立恒要疯了:这日本鬼子怎么想到要在中国入赘?这翁婿两个都有毛病。
张将军哈哈大笑,伸手指着田蓝道:你让他跟你解释解释。
田蓝面无表情,说话跟机器音似的:日本很长时间是双系社会结构,所以他们的传统并不认为男方入赘是件丢脸的事。女婿继承岳家家产也比较常见。日本鬼子同意入赘很正常,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在后面想方设法将岳家的财产改成自己的姓氏。这对于地主来说,是件好事。女婿是孤儿,而且在中国人生地不熟,必须得依附他们家。
想想真是感觉好苟啊。
张将军笑得尤其欢快,一个劲儿撺掇:去嘛,去嘛,要去的。你们出面表了态,他们的工作也好做。
铁血军打得太狠了。
他们地盘附近的鬼子既压不住又不能真退出去了事。大家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能不打尽量不要打。
抗日也得刚柔并济。毕竟刀剑无眼,江南的局势这么复杂,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考虑到。能兵不血刃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非得上战场。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了一眼,决定还是听革命老前辈的话,过去喝喜酒了。
谁让当地还有一大片冷浸田,田蓝本来就得过去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改造冷浸田。等晒一个春天,就能种水稻了。
别说,地主家的猪养的就是肥,做出来的红烧肉真地道。
田蓝就着红烧肉,干掉了两大碗米饭。
他们这一桌都能吃。
一大脸盆红烧肉啊,豆腐都没几块的那种,被他们吃的一干二净,连汤都用来拌土豆饭了。
吃完之后,大家一抹嘴,雄赳赳气昂昂返回根据地。
开会呢,耕地打仗两不误。
有了铁矿,还得有铜矿和煤矿。
刚好,芜湖过去就是铜陵,以铜矿资源丰富而著称。再往前头跑,池州在清朝时就开采煤矿了。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淮南煤矿有华东煤都之称。
铁血军就跟这些矿产杠上了。
只要兵工厂研发生产有需要,他们就现打现采。到了1940年夏天,他们还从苏联又找了位开矿专家,专门指点矿产开采。
不请人帮忙不行。好多矿产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已经变成了日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全是日本人,一直在疯狂地掠夺中国矿产。
战斗一打响,他们跑了,矿也开不了了。辛辛苦苦拿命拼矿产的中国劳工根本没能掌握核心技术。
铁血军打矿区就是为了拿矿产,总不好再跟以前一样一把火烧了或者直接捣毁机器,不让日本人利用就好。
只能再拿图纸换,换苏联新的技术支持。
除了开矿之外,开飞机也是。
既往大家最爱干的事就是捣毁机场,放火烧飞机,能烧几架是几架。
不烧不行啊,车子他们还能开走,拿回根据地当教学工具,教大家开车。
可飞机怎么办?又不会开,又来不及拆了火炮回收再利用,那就只好霍霍掉了。
来了专业人士就不一样,能动的飞机开走了,不能动的飞机被拆了拖走了,拉回新成立的聚龙山航校,给学生当教学工具。
至于能飞的飞机,后来就成了根据地空军的家底。
整个抗日阶段,苏联一共往聚龙山派了87位专家。
这些专家,有些是靠发动机图纸,有些是靠火箭筒图纸达成的协议派来的。还有些是根据地用青霉素的制造方法换来的。
他们当中部分人在根据地留了两年。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返回国内。
有些人则一直待到抗日胜利,和中国军民一道见证了日本鬼子的投降。
还有些人则长眠在中国,再也未能返回故乡。其中牺牲最多的是飞行员,教官带着他的学生们组成的飞行编队驾驶飞机迎击日本空军。
在飞虎队的威名传遍全国时,江南有这样一只红色飞鹰大队,以航校为班底,捍卫了江南地区的空中安全。
他们用鲜血践行了,有的时候同志要比同胞更可靠。
当然,铁血军这样主动出击,日本鬼子的反扑也极为疯狂。
除了战场上的火力输出之外,不管是陈立恒还是田蓝都上了对方的暗杀黑名单。
最悬的一次,食堂的饭菜都被人下了毒。
结果大家都拿起筷子要吃饭了,外面一颗炮弹砸了下来,将食堂都震塌了半边。
大家哪里顾得上吃饭,赶紧往防空洞里钻,先避开锋芒再说。
等到轰炸结束,他们从土堆里爬出来,却惊讶地发现狗死了。狗偷吃了饭菜,被毒死了。
田蓝和陈立恒都吓得捂胸口,感觉自己应该烧炷香,感谢老天爷救了他们一命。
后来陆陆续续的,暗杀就没停过。
怎么半路上突然间有人冲上来把炸.弹丢进他们坐的马车里。
什么游泳的时候,脚突然间被水草缠住,然后有人在下面死命拽着他们的腿不让他们动。
什么出席工厂成立仪式时,牌匾突然间爆炸,田蓝的胳膊嵌了一堆木屑,差点儿就成了杨过。
她甚至还掉进过陷阱,跟周老师在坑底呆了整整三天三夜,都已经渴得考虑要喝尿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活得够久,人生经历绝对丰富多彩。
能从战争年代活下来的人,那个个都能写出一本厚厚的书。
甚至到了日本鬼子投降后,针对他们的暗杀也没停下,反而愈演愈烈。
因为陈立恒代表铁血军要求重庆政府和延安方面和谈,尽快建立新的联合政府,然后才允许还都南京。
他们有这个底气,是因为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主力南下作战,铁血军一鼓作气将江南都拿到了手上。
唯二留下驻军的上海和南京的日本鬼子,干脆蜷缩在主城区,头都不敢往外伸。
铁血军豪横啊,到了1942年,他们虽然没有造出卡秋莎,可他们研发出了新的火箭筒,对付坦克有奇效。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射程比卡秋莎更远的火箭炮。
前者让苏联军方都如获至宝,出口苏联之后,在对付德国人的坦克时,大显神威。
正因为如此,1941年,苏德战争打响后,苏联自己都捉襟见肘时,还愿意继续往聚龙山根据地派更多的技术人员。
对付德国鬼子都能意气风发的武器,放在中国战场上应对日本鬼子的坦克,那真是碾压性打击。毕竟虽然同为鬼子,这两个鬼子之间的坦克实力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有了火箭筒这个大杀器专门追着坦克打,再有火箭炮齐发过去直接摧毁一个阵地。加上空军时不时飞上天协助作战,铁血军面对日本鬼子时能不豪横吗?打的就是这么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