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的另一边,诸葛亮结束了稷下的学业,下定决心和友人一起踏上旅程,寻找四散的天书碎片。
习惯了极北之地的寂寞,这漫长的旅程对诸葛亮说算不上什么煎熬,就是条件艰苦了一些,再不像稷下那般舒适。
进入大漠后,日晒与昼夜温差大幅度减缓了商队的行进速度,一番长途跋涉后,他们终于站在了湮灭的古国遗址上。
举目之下都是黄沙,破碎的墙垣,依稀能看出这座城池原本的轮廓。
商队在附近整顿休息,诸葛亮则与友人离开队伍,走进了废墟深处,寻找天书存在过的痕迹。
然而一无所获。
要么是他们来晚了一步,被人捷足先登。
要么,情报出了点偏差,云中漠地太大了,天书碎片被遗落在何方,谁也不清楚,只能一步一步走着看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准备和朋友返回商队时,沙尘暴来了。
视野被遮天蔽日的黄沙覆盖,巨大的风浪裹着沙子往脸上撞,让人难以睁开眼睛。
他和朋友走散了,也没能和大部队汇合,黑暗中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只能就近找了个断墙作掩体,没多久,断墙也被黄沙埋住,他踉跄着爬出来,抓紧身上的披风,走了没两步,被卷入了呼啸的风沙漩涡中。
天旋地转之中,他辨不清方向,甚至无法展开法阵为自己庇护,就在关键时候,一道锐利的破空声而来,撕碎了无边的风声。
与此同时,一只手抓住了诸葛亮,用力将他从旋风中拽出来。
他感觉自己撞在了在健实的胸膛上,腰间是牢牢禁锢自己的手臂,一块围巾出其不意地从头顶落下,盖住了脸。
诸葛亮对于剩下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只隐约记得,自己被那人挽起来,跌跌撞撞地在风中走着,一点点走出了沙尘暴中心,直到彻底脱力,意识坠下去,一切归于黑暗。
再醒来时,已经入夜。
空地上一堆篝火燃得正旺,木柴发出噼啪声响,诸葛亮却打了个喷嚏,往肩上一摸,发现自己的旅行披风弄丢了。
他抬眼看向篝火的对面,剑客叼着一根草坐在那儿,擦拭着剑身上的沙子。
那把剑长得很朴素,但很有名,是曾经名动长安城的青莲剑。诸葛亮一路从稷下过来,也在长安里听说过剑客的风采。
听到动静,李白拎起斗篷,走了过来,将斗篷迎风一抖,自己坐下的同时,将它罩在了两人肩上。
要喝水吗?他拧开壶盖递过来,但诸葛亮只闻到一股浓郁的酒味,婉言谢绝了。
李白安慰他说不要紧,前面不远就是玉城。
你休息一会儿,我们再走一段路,就安全了。
夜里的风越来越大,篝火的热量也挡不住漫天地扑来的寒意。诸葛亮将斗篷攥得紧紧的,依然瑟瑟发抖,他又不习惯和陌生人靠得太近,略显拘束。
李白察觉到了,伸手将他搂了过去,紧贴在一起,美名其曰,抱团取暖。
但他发现,那人说得义正辞严,却偷偷地摸了摸他的腰。
作者有话要说:
纵观王者背景,两个人故事里重合的地方还挺多的,哪有这么巧,他们必定有染。
第59章 睡美人(中)
李白的小动作做得很隐蔽。
或者说,他自以为隐蔽,也不知道是经验丰富、脸皮够厚,仗着有斗篷做遮掩,还是觉得这小法师穿得厚实,摸一下不会被察觉。
诸葛亮却比他想象得更敏感,睫毛一颤,抬眼时,便对上那双灼然的绿眼睛。
李白一脸的坦然又关切,低声问他还冷不冷,搂紧了斗篷的系带,又把他的手抓起来握在自己手心里。
温热的吐息擦过脸颊,火光融融,勾勒出年轻剑客英俊又逐渐模糊的眉眼轮廓。无边的沙漠寂静无比,安逸得令人困乏,诸葛亮也就当做无知无觉的样子,又垂下了眼睑。
想睡就睡吧,李白又说。
诸葛亮本不是这么容易放下戒心的人,但也许是对方那张脸太具备欺骗性,让人忍不住去相信他,依靠他不知不觉间,他已经靠着李白的肩膀睡着了。
醒来时,天微微亮,整个世界都在颠簸。
诸葛亮坐起来,对上了毛茸茸的骆驼脑袋,再转头一看,李白牵着绳子朝他懒散地挥了挥手。
他们已经离先前休息的小沙丘很远了。
醒了?刚才看你睡得沉,但风暴快来了。
沙漠里天气多变,李白一直在留意风向,到了后半夜,看情况不对就赶紧熄了篝火,收拾行装。
他又说,我们运气不错,路上遇到了回城的矿队。
至于前面那段路,诸葛亮猜,应该是他背着自己走的。
诸葛亮没说话,回头望着身后的沙漠,隐隐有些忧虑的样子,李白安慰道:最近碰上风季,你们的商队应该也会往这个方向走,我们先进城,到时候总能遇见的。
正好,他在城里有认识的朋友,可以去借个歇脚的地方。
玉城是云中漠地的一大奇景,诸葛亮先前有所耳闻,但直到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到这座奇迹之城带来的震撼感。
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巍峨的城墙闪烁着玉石的光辉,诸葛亮向王城望去,被机关术改造的建筑痕迹很明显,精巧得令人惊叹。
李白朝他伸出手,扶着他跳下骆驼。
诸葛亮的谢字刚到了嘴边,就被他打断了,笑嘻嘻地说:你运气也很好,遇上了我。
在沙漠里迷路、走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诸葛亮很清楚,好奇地看向李白。
你是玉城人?
他摇摇头。
我以前剑客的声音难得含糊起来,从他轻描淡写的语气中,诸葛亮听得出他试图掩饰心中情绪的那份努力,那地方已经被埋啦,应该就在你们来时的路上。
诸葛亮怔了怔,想起一天之前,他们走过的古国遗址。
双目对上,李白若有所思。
你去过了?那里挺荒凉的吧,不过以前不是那样的。
诸葛亮没有亲眼见过王国覆灭前的模样,但从他怀念的神色中依然能窥见一二。
也许是因为天书碎片。他轻声开口。
我见过记载,楼兰资源丰富,但也只是相对沙漠里的其他城池而言,到底受限于环境,并不值得住在长安城的圣人惦记。也不像玉城,拥有这么多罕见的玉石如果说,有什么会是被他人觊觎,最终让整个王国遭遇灭顶之灾的,也只有天书了。
诸葛亮看着李白,眼神专注,想要从那张脸上找出些许端倪。
以前的楼兰你应该很熟悉吧?
如果天书碎片曾经庇护着楼兰,李白一定知道。
剑客缓缓扬起眉毛,惊讶地呢喃重复了一遍:天书?
天书啊
想到长安城里的秘密,李白沉默半晌,表情变得复杂,最后只是叹了口气。
就算他知道,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力量去改变,只会让自己痛苦。所以,只能浑浑噩噩,没心没肺地活着。
诸葛亮还想要说些什么,对方却只是摆了摆手,表示并不介意,很快恢复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兴致勃勃地要带他去找当地向导。
诸葛亮从有记忆的时候就住在稷下了,一直闭门不出,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全来自于书本与口口相传,自觉比不上沙漠里的旅人那么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