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展兴奋道:“飞扬哥,光在校园里开多没意思啊,你载我们出去兜兜风呗!”
“急什麽呀,先去我导师那儿交个材料。”
没过多久,跑车在一栋建筑前的空地停下,夏日的豔阳将漆光的车面照射得更加炫目,引得路过的学生纷纷驻足围观。
建筑门口赫然是几个大字——“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
向展照着念了一遍,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不太熟,“这干嘛的啊?”
卢飞扬大咧咧道:“我哪儿知道啊!听那个博士生说,是什麽杂交的,就是研究好多的学科,什麽医学、生物学,还有什麽来着。”
“计算机,”明饶没来由地补了一句,“还有,那叫交叉学科,不是杂交的。”
前排二人齐刷刷看向他,眼神像见了鬼。
明饶愣了愣,故作平常地回:“……小地瓜上刷到的。”
其实是那天在图书馆从晏予川的电脑上看到的——算了,图书馆发生的事,就留在图书馆好了。他不想回忆。
一点也不想!
不过,说来也巧,卢飞扬找人代做的项目,居然和晏予川是同一个方向——还是说,这是个特别热门的领域?
等他上了楼,到了卢飞扬导师的办公室门口,这才明白了什麽叫无巧不成书。
卢飞扬的导师叫许平心,是这次科创营入驻的创业导师里唯一一位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教授兼博导。上去时,她的办公室门正大敞着,沙发上坐了几位访客,定睛一看,全是熟人。
林之浩和林之渺并肩坐在长沙发上。而坐在桌子另一端的单张沙发上的是……
晏予川。
看见这张脸时,明饶心里骤然一紧。
自从图书馆那次“意外”后,他就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这个人。如果不是卢飞扬这次坚持要约他们出来,他在开学前根本不想再回学校。
站在办公室门口,他们可以清楚听见里面的对话。
许平心是位年轻女性,留着一头优雅的卷发,说话也柔声细语:“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建议你们跟另一个项目组好好聊聊,最好是能达成合作。科创营鼓励独立创新,也欢迎竞争创新。如果你们坚持单干,我们不会干涉。但是呢,我们是不可能同时投资两个重合度那麽高的项目的,更何况他们的项目现在已经推上去了,在这一点上,也需要你们的理解。”
这时,卢飞扬敲了敲门,许平心回头,笑道:“正好,另外一个项目组的来了。”
看见卢飞扬的那一刻,晏予川直接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他双眼大睁,死死盯着他一步步走近,身侧攒紧的拳头仿佛分分钟要挥舞出去。
卢飞扬却视若无睹,笑得人模人样:“许教授好。”
“来啦,我正说你们呢,”许平心脸上仍是温柔的笑,对这暗地里剑拔弩张的气氛一无所知,“这几位同学的项目呢,和你们,嗯……有一定的重合性。你们看要不要交流交流啊?多一个人也多一个想法嘛。”
“这样啊,”卢飞扬直视着晏予川发红的眼,似笑非笑,“许教授可能还不知道,这几位同学之前就表示过对我们项目的兴趣了,我们也很想拉他们入伙,可惜他们并不是科创营的正式营员呢,我们也觉得很遗憾。”
许平心怔了怔:“啊,这样啊……”
卢飞扬一行人交完材料离开后,许平心沉默了一阵,才面色尴尬地问晏予川:“你们……不是正式营员啊?”
晏予川点头。他正想道歉,浪费了她的时间听他们讲项目,却听见许平心叹了口气:“可惜了,你确实很有能力。”
许平心拿起茶几上晏予川写的概念验证方案,再次翻阅起来,表情越发凝重。
“说实话,你们的项目进度比另一边快很多,给出的技术原理可行性也更强,只是——”
千言万语,唯有一句叹息。
这是许平心当科创营导师的第三年,她看过那麽多的计划书,知道什麽是“重合”、什麽是“雷同”,又怎麽会看不出来,这两拨人做的,分明就是同一个项目。
只是,她本以为他们是同一个项目组,后来闹掰了,便想不动声色地劝和。现在看来,实际的情况可能比她想的更複杂。
——也更无奈。
晏予川和林家兄妹下楼时,一辆豪华跑车风驰电掣地追到他的面前。
卢飞扬坐在驾驶位上,耀武扬威地对他们挥舞着墨镜。
林之浩一下子沖上去,扒着车窗沖他怒吼:“你们他妈的,你们偷我们的计划书!”
“偷?你说话注意点,”卢飞扬不紧不慢地戴上墨镜,“你申请专利了吗?不过是计划书而已,想法谁没有啊,没有落地前都不算智力成果,你们搞科研的,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有本事,你去告我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