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 > 染千江-全文阅读(53)

染千江-全文阅读(53)(2 / 2)

即便没人再当面说他是神农化身,但他从名望值上面就能看出不对劲。

很快,宴云河就没空去在意名望值了,北契已经被拿下,应正式更名了。

除此之外,设立州府之后,第一任地方官由哪位坐镇,也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之前吏部已经筛选过一轮,但知州人选却未定下,如今众人争论的正是这一点。

宴云河对此人选也有极高的要求,在治理北地的方针政策上,此人的理念最好与他相合,除此外,还要有能稳住北地的能力。

目前呼声最高的当然是慕擎之,众臣认为,治理北地,武力当属关键,慕擎之驻扎北地多年,对当地情况了解颇深,这次统领靖北军攻下北契也有大功。

但有人赞同自然有人反对,慕擎之并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领兵能力强不代表地方治理的能力也出色,且北边这块地的规划与中原地区也毫不沾边,老练的官员过去也未必行得通。

再有一点就是,慕擎之这次是有开疆拓土的大功劳,封侯拜相不在话下,哪有再去北地镇守的道理?该留在洛城享福了。

其次就是李漳,但李漳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纯纯的武将,让他治理地方,左右二相就先表示了反对,他们倒是有志一同地提出在地方调任官员前去治理。

大朝会小朝会,每个会上都在说此事,宴云河将他们提名的人汇总了一下,竟有十三个。

还是得等见了这些人的面,了解他们的想法之后才能做决定,现在还是不要妄下定论了。若不是条件不允许,宴云河都想自己亲自上了,就不用再纠结于该选哪个。

杨和同整理完今天的小朝会记录,此时诸位大臣已经各自离去,他就接口道:王爷说的是,北地安稳了,中原也就太平了,选择哪位大人就任极为关键。

宴云河想起杨和同已经向吏部提交愿前往北地的折子,认真说来,二人已相识四五年了,杨和同素来稳重,学识也高,为人更是通透,且极为认同宴云河的观念,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好青年。

若不是他的资历实在是浅,又毫无治理地方的经验,宴云河都想提名他来担任这个知州了。

北地荒凉,若和同去了那里,必定是要吃苦的,其实留在洛城,你以后的前途仍不可限量。

杨和同现今接触的都是中枢要事,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事,故而他自请前往北地的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一片大哗,不少人都说杨和同是真的傻,放着好好的近臣不当,偏要往外调,外调还去那么远的地方,就那地方,能出什么政绩?

杨和同笑笑,他道:前些时日俊蕹与伯峰都来了信,他们如今已经在地方上一展所长,信中不乏他们遇到的种种事,这些都是在洛城看不到的,纸上得来终觉浅,下臣也想出去走走,看看这大好河山,见见这世间百态。

俊蕹与伯峰是和与杨和同同一时期被宴云河聘用的人,这两人学识虽不如杨和同,但品性好能力也不弱,当初也是宴云河亲自上门面试过的,科考之后,被安排在地方县镇任职,如今也是一地父母官了。

宴云河有感于杨和同不被权势迷眼,仍不忘加强己身,感叹道:朝廷能有和同这样的官员,是大郑之幸,百姓之福,孤敢断言,此后朝廷之中必有和同的一席之位。

杨和同拱手作揖道:不敢当王爷谬赞,下臣也只不过是想要尽心而已,这些年在王爷身边,别的不敢说,于如何治理百姓上,却也是感触良多。

如今我有此想法,也是受王爷影响,此前不曾对王爷说过一声谢,还请王爷莫要见怪。

宴云河抬手托住杨和同的手臂,汗颜道:孤实在是不敢当,这都是和同自己的努力,要谢还是谢你自己才是。

杨和同还欲再拜,但宴云河如今的力气已经今非昔比,岂是一个杨和同能抗衡的,见宴云河的手纹丝不动,杨和同虽心有疑惑,但还是只能作罢。

他心里清楚,前面那些话完全是肺腑之言,起初应了摄政王的邀请,只不是一个尝试,对于能在摄政王那里得到些什么,他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但在王庄的日子里,摄政王的行事总能让他耳目一新,让他常常发出还能如此的感慨,那些为了编修字典而在乡间跑动的岁月,也让他走进了百姓之中,从那时开始,他就明确了自己读书的目的。

那就是也要如摄政王一般,改变这个世界,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国泰民安而努力。

得知朝廷关于北地建设的计划之后,杨和同心动了,正如他所说,中原是否能安稳与北地息息相关。他愿意为这份安稳出一份力,也想让摄政王的思想在北地开出不一样的花。

年岁交替之时,宴云河遥望北方,在心中默念「新年快乐」,不知楚静安是否和他一样,也在这明月之下寄送祝福。

楚静安再一次掏出了宴云河送他的护身符,每当他思念宴云河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最近这个频率有点高,楚静安摸着光滑的木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宴云河。

但因他作为一名将领,并不能在此时离开,他需要与士兵同在,稳定军心。

年节过去时,楚静安拿起了笔,每日听通译讲述北契原有的风俗,将之一一记下,等到回了洛城,他就将这个给宴云河看,他知道他爱看这个,并致力于记录这世间所有的不同风貌。

楚静安在这方面没少投其所好,无论是捏泥人的、做纸扇的,还是表演杂技的、斗鸡走狗的,不管好的坏的,楚静安都会找人记下,汇总之后送到宴云河手中。

到了北边更是如此,甚至因为此地风俗迥异,他能记的东西也多了不少,从牛羊放牧到北契人的信仰,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在他的记录范围之内。

宴云河曾说过,他死后,这些记载世间百态的书籍都要入他墓室,做他的陪葬品。

楚静安当时就在想,若是如此的话,那这些书都要由他来书写,这样虽然他们死后不能同葬,但也算另一种形式的同在了。

当然,若是能葬在一起,那就再好不过了,楚静安私心里这样祈盼着,却也知道自己是在痴心妄想。

若是宴云河能答应与他在一起,那他必定要生同衾死同穴的,可是,宴云河至今也不曾挑明要与他一起。

明明态度在软化,却还是不松口,但他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宴云河不推拒着让他离开,他已经满足了。

我想你了。楚静安将护身符轻轻抵在唇边,喃喃自语着,他的思念只能对着木牌诉说,连期盼也同样如此:你会想我吗?

他们二人隔着千山万水,各自传递着自己的思念,若是有什么能将他们的思念连在一起,那就是一条清晰的线段,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思念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等待不会被辜负,又一年的春耕开始之时,打下北契的将领们终于回到了洛城。

不应说是北契了,经过讨论之后,原北契地区已经被命名为并州,这自然与宴云河之前那个时代历史上的并州不同,但相比于其他几个名字,宴云河当然更喜欢这个亲切的。

在他表态之后,宴君熠同样也表示喜欢「并州」,于是,北契正式更名了,新上任的并州知州与朝廷挑出的一众官员,已经打马就任。

知州人选敲定了原雁城令,是慕擎之举荐的,因雁城是靖北军驻扎之地,这位雁城令素来不显山露水,之前虽有人提名,但众人都觉得他无功无过,守成可以,重建一地的能力还差点。

若不是慕擎之后来上折力荐此人,加上一轮轮的考核面谈,宴云河也定不下此人,但经过了解之后,宴云河却觉得这人再合适不过。

从他配合慕擎之守了雁城这么久就能看出,此人不是个争功冒进的人,且能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并采纳良言。

只这一点就能让宴云河满意,这次建设并州的人马,大部分都是他挑选出来的,包括两个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之前又被他紧急培训许久。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帝君他忙着追妻 黑莲花祖宗被病娇越宠越凶 漂亮小可怜插翅难逃 云迟花颜 娇气包和龙傲天 一口肉,一个亲亲 我只想当咸鱼有什么错 重生后赘婿夫君人设崩了 臻星真意 说好造物主,怎么万人迷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