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 > 染千江-全文阅读(49)

染千江-全文阅读(49)(2 / 2)

祁阳舒正将最新一批输送的物资清单给众人传阅,新式炼钢法的应用已经很成熟,这一批的兵器绝对是历代以来最好的,北契的兵刃对上咱们,只有折断的份。

新一批的弹药运往前线,尽力保证前方弹药充足,战事若拖到严冬,对咱们太过不利。但也不能不做打算,今年的棉花产量已经统计出来,孤已经让纺织厂停止织布,转做棉衣。粮食收购方面不要停,不要只限于洛城周边,南方的新种水稻今年的产量也很可观,调拨资金,让当地官府进行采购。

宴云河翻阅着清单,一心二用地将后续准备一一吩咐下去,几名大臣认真听着,唯恐漏下什么重要内容。

商议了半天的后勤事项,宴云河又听兵部尚书孟柯分析了前线局势,战场瞬息万变,他们的消息再快,也是落后的,所以宴云河不能不担心。

等要事议完,众臣纷纷退下时,宴云河叫住了孟柯,有一事他需要咨询孟柯,那就是士兵的伤亡抚恤。

宴云河道:孤翻阅了之前的抚恤标准,发现钱绢等财物都是一次结清,但孤和八王之乱中受伤的兵士了解过情况,一次性结清的钱物并不够支撑他们长久的开支,且受伤的兵士伤愈之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后续治疗花费的钱财就能用光抚恤金。

孟柯没想到摄政王关心的是这个,他虽知道摄政王有爱民之名,但若不是真的关心百姓,此时也不会想到这些,他心中对摄政王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台阶。

王爷是想多给受伤兵士发放抚恤金?这个臣当然没意见,只看户部是否同意增加。孟柯身为兵部尚书,自然也是想要兵士们好的。

宴云河道:增加抚恤金固然是一点,但除首次的钱绢外,剩下的孤想以每月为期发放,不再一次性结清,孟尚书觉得可行吗?

这个孟柯面有难色,恕臣直言,受伤兵士都是要返乡的,若每月都发抚恤金的话,必定要经过不少人手,王爷是一片为民之心,但也并非人人都如此,若是有人从中贪墨,恐怕这钱就到不了兵士手中了。

孟尚书言之有理,所以,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这类事吗?宴云河刚斩了几个贪官,当然知道这些人要是贪起来,是多么的丧心病狂,偏以现在「皇权不下县」的现实情况来看,揭发一个贪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孟柯微微抬头迅速瞥了一眼宴云河的神色,道:若王爷有心做此事,不如由您直接统管,就像种子仓库那样,下官曾听闻种子仓库的管事各个都很能干,且从未出现贪腐的事情,可见王爷管理有方。

他这话有奉承宴云河的嫌疑,宴云河虽对这一点不置可否,但也像他说的那样,减少钱财过手的程序无疑也是一个要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小天使西伯利亚恶犬哈士奇的地雷,鸣鸟不飞、别人的疯批美人、Gentie、淡烟疏雨、兮梓漓的营养液,今天人太多了,一下子抱不过来,挨个送上么么哒,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第81章

筹谋

相比于宴云河自己出人出力,他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无论哪一方接手,都能将此事推行下去。

种子仓库的模式固然好,但退伍兵员的安置必须要经政府的手,宴云河并不认为自己就能代表大郑官方,所以,这个调整并不能照搬种子仓库的模式。

宴云河将话与孟柯说清,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希望兵部能将此事办妥,不以任何个人的名义,全部以官方为准,即便新成立一个部门,那也必须是在兵部或其他官方部门名下。

若之前孟柯还会以为摄政王是为名才有此提议,那宴云河的话无疑推翻了他此前的想法,这个问题甚至连孟柯本人都没意识到,却被摄政王主动提出。

还有一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是返乡的兵员有想学一门手艺的,兵部可以和技术学院合作办一个职业培训班,专门教授可以赖以为生的技能。宴云河之前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事多且杂,加上生产力还没跟上,就暂且搁置了。

但他看过今年秋收的粮食产量之后,这个念头又浮现了。新粮的出现无疑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另一方面,小吃之类的餐饮业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除此之外,道路的畅通紧跟着就是资源流动,以后用人的地方很多,有技术的人更是哪里都需要的,只说下一步将要推广的交通工具,就需要配备维修人员。

在这个培训班之中,宴云河还计划进行简体字教学。洛城周边的教学已经进行多时,效果明显,但再往远的地方,只能说是鞭长莫及,而即将返乡的兵员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传播途径。

在这个过程之中,宴云河也好筛选有用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期未来能够打破「皇权不下县」的桎梏。

孟柯一听这个,双眼就亮了起来,技术学院如今在他心中的地位都要超过工部。

因为从技术学院之中研发出了许多战争利器,千里镜和青铜大炮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新奇东西。

此外还有各种攻城器械的改进不胜枚举,所以,技术学院的权威地位毋庸置疑,与他们合作办的培训班也定然不俗。

臣之后就与吕校长商议此事?还是交由其他人来办?孟柯已经开始思考后续将如何合作了。

宴云河道:孤会让吕校长前来与你洽谈此事,还请孟尚书尽快制定出一个抚恤计划,早日将消息发往前线,激励兵卒士气。

孟柯连忙应是,又听宴云河道:将提高士兵待遇的消息也往沿海地区传播传播,最好能传到海上去。

王爷这是何意?孟柯能想到的将消息传那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必然与水军有关。

宴云河道:对北方战事结束之后,孤想组建海军,是专门用于海上作战的兵种,若是从头开始建,咱们完全没经验不说,所花费时间也太长。

所以,孤想从现有的海上势力之中招安一些能人异士,先把优渥的兵卒待遇当作饵料放出去,之后才好网到鱼。

咱们也是有水军的,海匪素来桀骜不驯,与其招安他们,不如组建咱们自己的水军。摄政王一向大方,若是有心组建海军,那必然尽心尽力,哪有便宜贼人的道理?孟柯如是想着。

宴云河却另有想法,原著之中,约莫六七年之后,大郑皇宫之中就已出现海货。

所以宴云河一直关注着沿海地区,近来那边已经出现传教士的身影,这种传教士意味着什么,没有比宴云河更懂的了。

这不是他汲取的历史经验,而是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横亘于心的疮疤与教训,大郑绝不能重蹈覆辙。

在海权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刻,大郑不能退缩,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的海上防线。

大郑水军固然好管理,但水军不等于海军,海上的情况要比河流复杂的多,以水军的实力,放到海上完全没有任何优势,也正如历史上所有陆权兴盛的国家一样,大郑的海上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即便海匪再怎么凶悍不驯,宴云河也要先将他们武装起来,让其成为海上的第一道防线。他甚至早就让在南边的人留意海上势力分布,从中挑选风评较好的。

但一年下来,也只寻摸到一个,海匪大多穷凶极恶,作恶多端的宴云河也不想要。

受限于大郑的国力,加上初时八王之乱刚刚平息,许多地方的生产活动刚刚恢复,宴云河之前一直有心无力,海军一事只能搁置在心里,现在。

从今年的税收来看,全部地区都已恢复生机,此事已不能再拖延下去。

但他的这个想法在孟柯等人看来,却是非常不解,他们也并不认为海军有何重要的,建海军不如训水军,海外都是蛮荒之地,何必投入资金去建设一个自己并不需要的海军?

宴云河想要说服这些大臣们重视海军,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正当的理由。

孤想招安海匪组建海军,不为别的,就为防范外敌。还有一点,是孤想重开海贸,就如之前孤所言,未来大郑必将迎来粮食丰收。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收敛函数 崛起吧!猪 [金色琴弦]琵琶行 地狱拯救计划 新式书院在古代 病美人现身说法[快穿] 重生迪迦之黑暗再临 真少爷重生之后决定咸鱼 穿越游戏世界纵横无敌 团宠小作精重生成满级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