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试一试,像傅公明那样,将个人放在利弊前,拒绝他吗?
她抬头看向荀彧。
这位被宦官青睐的俊美少年,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榻上,微微低头,垂下了柳叶似的双眼,纤长的睫毛在阳光下颤动,似乎在沉思。
片刻后,荀彧抬起了头。
我明白女郎的意思。他轻轻笑了一下,女郎不愿意接受傅公明的提亲,也是因为不想被动、不希望自己被牵扯进宦官之事吗?
他没有回答。
阿楚严肃地纠正他:首先是我不想。其次是,我可以参与,但本可以不被动。
最重要的是个人意愿,第二重要的是先机先机被傅公明抢走了,这让她很不满。
女郎的心性气魄非同寻常。荀彧叹息似的,注视着眼前只有八岁的女童。他的目光真诚,言辞也恳切,已有了日后为人赞扬的君子风度,只是彧如今还不能给你答复。如女郎所见,荀氏如今也已没有主动的可能了。
阿楚张了张嘴:可
荀彧温和地看着她,等着她把话说完。
她最终还是沉默下来。
见她不语,荀彧才淡然开口:与阿楚不同,彧的眼中没有想与不想。十常侍势大,便是荀氏一族百余人也难以抗衡,彧又怎能儿戏呢。
明媚的日光透过窗户,照亮整间书房。博山炉的青烟已彻底散去,窗外的鸟啼却依然清脆。
阿楚神色黯淡,她知道荀彧这样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啊,她所接受的现代教育已经完全是另一种体系了,阿楚眼中是没有家族、利益集团的概念存在的,因此无论考虑什么,她始终以个体优先。
可这毕竟是个封建社会,是株连九族切实存在的世界,她又怎么能强人所难,要求对方抛弃十多年来建立起的价值观,和她做出相同的选择呢?
就算是高望的女儿,也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甚至可能鄙夷自己出身的男性啊。
无论是你我,还是另外一位故事主角,都被这个时代所困住了啊。
不过
不过若是阿楚愿意,也可自来荀府,与彧商谈。彧暂时无法决定自己的事情,但却愿意尽力帮助阿楚,达成目的。
阿楚愣了一愣,才发现他改变了对自己的称呼。
第22章
等告别了荀彧,跟着僮仆走出小院,阿楚才意识到,原来荀爽早就知道她来了。
不过这位当世大儒在得知她与荀彧对谈之后,很体贴地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之后还派了两个家丁过来,询问她可否需要乘荀府的马车回去。
阿楚欣然答应,并委托仆役向荀爽转达谢意,表示下次一定亲自登门答谢慈明先生。
她到现在还有些晕头转向。
今日结识蔡琰,本就是意外之喜。可是蔡琰再有才能,毕竟不是当事人,阿楚若是冒昧拿自己的问题去打扰她,引得蔡家也踏了浑水,受了宦官厌恨,那就是自己的过错了。因此,在解决这一团乱麻的婚事之前,她并没有想过去找蔡琰。
但荀彧不同。她提前下车,特地摸到荀府,本就是希望从荀家人对高望的态度中察觉出点风向痕迹,从而摸清傅公明向伏氏议亲的真正意图。
毕竟如今士族式微,她虽不知道傅氏中人的官衔职位如何,是否与荀氏同样遭了党锢,但可以笃定,傅家与荀家是被立场绑定的利益共同体。
对于深居宫内的宦官高望来说,荀彧就是傅公明的平价替代呀。
所以,能遇到荀彧更是一大惊喜。阿楚没有能够说服荀彧直接与自己做同样选择,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荀彧到底是荀彧,自幼接受世家教育,政治目光相当敏锐。雒阳各派的势利错综复杂,他或许已经看出些端倪了。
阿楚不在乎,她现在只想掀了棋盘。她也清楚,荀彧这样的人,大概在心底有更多的谋划,给下承诺绝对不止是因为自己的那几句话。可是不管怎样,他说可以商谈,尽力相助,这对她而言,依然是是天降甘霖
哪怕是少年版本的王佐之才,那也是真的谋士啊!
之后至少不会事事抓瞎了,人生都有了盼头。
复盘了下方才一个多时辰的跌宕起伏,阿楚自认为结局不错,整个人都松懈下来。
她现在开心得很,忍不住哼起小曲儿,仗着车厢里就她一个人,又穿着长裙,便不自觉开始拿脚尖有规律地敲击地面。
这下,连回家面对忘记相貌的父母、压根没见过的一堆兄长,都显得不那么令人厌烦啦!
既然已经到了住宅区,那也离伏府不远了。阿楚掀开帘子,瞟了眼倒退的街景,只看到不断掠过的双开大门,也不知道那一扇是自己家的。
等了好一会儿,马车才渐渐慢下来。外面有人交谈的声音,阿楚心里明白,这是到家了。
到家了,便有新的事情要做了。
她没等人提醒,自己就快手快脚地下了车,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这座不其侯府邸,就感觉一道身影推开人群,大步跨到她面前:七娘!
七娘?
阿楚一愣。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称呼,不能确定这是否是在叫她,有点木木地抬起头。
很快地,一只白皙柔软的、贵妇的手抚摸上了她的脸颊。
阳安公主穿着绀紫的曲裾,乌黑的长发盘了椎髻,又插了金质茜色的月季步摇,整个人显露出典型贵族妇女的气度。
大约是没有生育的任务,又不需要抚养孩童,她看上去非常年轻,若不是有深色的衣物压沉了气质,阿楚几乎能叫一声姐姐。
她的确对自己这一世的父母没有什么认同感。
阳安公主蹲下来,与小女儿对视。
当年阿楚诞生,她与伏完顾忌舆朝中论,更担忧宦官对女儿下手就像如今的高望对傅荀二家迫不得已,才让人带上府中最好的医工,送这孩子离开。
阿楚当年才几天哪,脸都还皱巴巴的,只有一双眼睛是含翠的,好让人辨认。当年她忧心女儿热病,产后身体还未恢复便执意跟着出城,一定要目送车队走远才安心。没想到一晃就是八年,再见面时,这孩子
她的眼眶又要含泪了。
阿楚见母亲一副泫然欲泣地模样,吓了一跳,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只好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握住母亲贴在自己脸颊的手,试着安抚她:
母亲,先回去,我们之后慢慢说。
刘华点了点头,又忍不住去摸她的脸想,把阿楚脸颊一侧的碎发别到耳后,轻声道:七娘真的长大了。
她优雅地将眼角的泪滴拭去,站起身,牵了阿楚,领着她慢慢往家里走。
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户,又与如今的阳安长公主刘华结了亲,门第可以说是极其显赫了。阿楚一路走过去,看到庭院里除了小桥流水,还栽了粉紫白各色的牡丹,又看到远处立着极高的望楼,用于观敌瞭哨的,便大致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条件了。
傅公明向她提亲,也与此有关吗?
阿楚不知道。她现在只是被母亲牵着手,体会着着来自母亲的、柔软而温暖的右手触感。
母亲,父亲不在吗?
刘华道:他今日有要事与在朝官员商议,现在袁次阳府上。
袁次阳是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