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字德衡,扶风人。
年幼时家境贫寒,又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擅言谈因此并不被人重视,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
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所以长时间住在乡间。
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
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学习经传,幸而他本人也是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最热爱的是器物制作方面的事。
不够优越的家庭环境,因而让父母放弃了让他读书入仕方面的幻想。
这样一来,反而能沉浸下来研究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乡里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此时的生产力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家里人想要借此为他扬名,毕竟有了名声好做官。
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
不过想要打造名声,需要有上位者赏识,不然依旧得不到中正官一个高品的评价。
可惜的是,马钧的出身太低,郡中青年才俊排队等中正官点评,他已经排到了五年以后。
五年,谁能保证五年里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没人能保证,因此先前曹丕下令四方进献造纸工艺的时候,马钧也尝试借此为官。
不过,术业有专攻,马钧擅长的机械制作,而不是工艺改造。
再然后便是张零、张柒等人进献雕版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