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靠近,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意了~
第一次送你咖啡,其实不是因为特别为了你。
是朋友说:「老师辛苦了,偶尔可以带杯饮料,会让他们觉得被尊重。」
所以我准备了那杯热拿铁,照着她说的方式,在课後轻轻递给你。
「老师,辛苦了。」
你点头接过,说:「妈妈,谢谢。」
很礼貌,很公式,像你一贯的态度一样,温和、得T、不过界。
可是我没想到,後来每一次买咖啡,我都要想很久。
要不要买?买哪一家?要几分糖?要不要加一句话?
因为我发现—我早就不是单纯为了「老师辛苦了」才准备的了。
下课後我等大家离开,走向他:「老师,辛苦了。」
他愣了一下,接过杯子:「妈妈,谢谢。」
那声「妈妈」又平淡又规矩,像是在提醒我,这里有一条不能越过的线。
但我还是忍不住记住他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温柔。
我开始察觉,自己在期待与你见面的日子里,心情会莫名变好。孩子进教室,我还坐在旁边的时候,眼神总会偷偷飘向你。我假装在滑手机,假装没那麽在意,假装只是个妈妈。但事实上,我已经开始小心翼翼地在你的世界外围,绕着一圈又一圈。
後来的每一次见面,我开始注意自己的穿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原本只是穿牛仔K、运动鞋,後来不知不觉换成了衬衫与简单的裙子。
不是为了x1引谁,而是……那天他接过咖啡的手指,意外地好看。
於是我告诉自己:只是刚好顺路,没有特别。
只是这种「刚好」,怎麽一次b一次JiNg心?
开始发现,每次跟你说话前,我会先在脑中排练。怕太突然、怕太随便、怕太靠近。
也开始想,是不是要找机会问你一些关於课程的事,好多一点对话。
可是真正开口时,却又退缩,只敢点头、微笑,不敢太明显。
那段时间的课,有时候是三十分钟,有时候是一小时。你从没赶人,也不会表现出一丝不耐。我就在那样的每一周、每一次对话里,慢慢明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