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杨嬷嬷笑容不变,您可要见?
见。太后倏地冷哼,哀家还没找她算账呢,她还敢来哀家宫里!小五媳妇儿多好的人啊,要不是昨儿小五进宫闹这么一场,哀家还不知宜妃如此不喜小五媳妇儿。
杨嬷嬷知道太后小孩子心性,但不管如何,这都是太后!
太子妃和三福晋扶着太后往正殿去,凝意落后一步跟着。
今儿佟佳氏没来,凝意倒是瞧见了另一个人,未来的良妃,如今的卫嫔。
她是康熙二十九年册封为嫔,却至今没过册封礼,自然也没封号。
众人给太后请了安,在一旁顺着身份落座。
宜妃面色苍白,神色倦怠,恍恍惚惚不知自己在何地。
惠妃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昨儿可是没睡好?我瞧你心绪不稳,不如叫个太医来瞧瞧?
宜妃惊了下,坐立不安:多谢姐姐关心,我无事。
宜妃妹妹大约是心病。荣妃坐在对面笑了笑,妹妹且放宽心,有些事虽发生了但总有过去的一日。
可有些事是过不去的!
荣妃没说出后半句,宜妃却很明显听懂了她的未尽之言,脸色愈发苍白难看。
凝意觉得此情此景尤其是宜妃的脸色当真赏心悦目。
听到后头,凝意觉得殿中有些闷,得了太后应允后在正殿外头来回踱步。
主子,您最喜欢热闹的,为何不在里头听?寒露奇怪道。
有人找我。凝意轻声说,我若不找个机会出来,等众人离开宁寿宫她都未必有机会与我说上话。
您说的是霜降瞧着从正殿走出来的人,将余下的话咽了回去。
卫氏虽生下了八阿哥,但她并未因生子而得到康熙册封。
康熙爷在二十九年封卫氏为嫔,但到了三十五年还未行册封礼。
按照历史,她该是在佟佳氏封贵妃时才一起行的册封礼被封为良嫔。
宫里人惯会拜高踩低。
当人的面尊称一声卫娘娘,等背过去还指不定怎么编排呢。
卫嫔娘娘。凝意挪了挪位置,没站在风口处。
卫氏笑容不变却带着焦急,叨扰四福晋了。方才见福晋从殿中出来,可是觉得里头闷?
皇玛嬷和各位娘娘说话,我是插不上嘴的。我性子不如二嫂和三嫂恬静,就想着出来走走。凝意将那闷的话悄无声息的转开。
卫氏笑容一凝,是我说错话了。
卫氏的确长了一副好容貌,即便是眉眼含愁依旧能惹得男人见了三分怜惜。
凝意偏头,光明正大的打量着她的容颜。
那双眼睛含着泪意,好似受了天大委屈。笑容虽挂在脸上,但其中愁闷依旧显而易见。
耳边卫氏依旧在不停的找话与凝意聊。
凝意听得昏昏欲睡,为着礼数她也没露出丝毫困倦。
但卫氏的声音真的很催眠啊。
霜降只觉肩膀一沉,抬头瞧见自家主儿不经意露出来的疲态,心疼极了。
直到卫氏提起了一个人。
凝意微愣,嘎达混?
卫氏见凝意眉间疑惑,是我娘家兄弟。这些时日他想求见四阿哥,但每次都不得见。今儿听说福晋进宫来给太后请安,我便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见到了福晋。
凝意醒了醒神,连事情都没问便推辞:卫嫔娘娘,前头的事儿我都是不过问的。若娘娘家中兄弟有事找四爷,还得请直接去见四爷。娘娘身处后宫是知道女子不得干政。如今四爷帮着皇阿玛处理朝中琐碎事情,若是此时我去说些什么,岂非成了插手国事?
卫氏知道被拒绝了,是为难福晋了。其实这件事与四阿哥待得户部有关,我那兄弟是个不成器的,若是能见到四阿哥,我也不会来叨扰福晋。
正殿,荣妃先一步走了出来,瞧见卫氏与凝意说话,她笑着勾起了唇角:四福晋这些时日可好?
多谢娘娘关系,一切安好。凝意朝着荣妃娘娘行了礼,娘娘与皇玛嬷说完话啦?
本宫宫中还有些事得先回去。荣妃瞥了眼卫氏,四福晋若是得了空,不妨去本宫的钟粹宫坐坐?
凝意应下,等陪着皇玛嬷用过午膳,我便和三嫂一起去叨扰娘娘。
荣妃浅笑,皱纹爬上眼角,她却不觉有什么,平和沉静。
她走出两步却又停下,四福晋不如送一送本宫?
凝意心中诧异,她看了一眼卫氏,冲着她露出个抱歉的笑容,而后送荣妃出了宁寿宫。
一路到了宁寿门,荣妃站定:福晋陪着本宫走了那么久也该累了。
凝意忙摇头,您方才替我解围,是我该谢谢娘娘。
既说起此事,本宫便多说几句。荣妃见周遭无旁人,提醒凝意:卫氏娘家兄弟嘎达混托人从户部借了些银子出来。四阿哥如今在户部行走,嘎达混一直想走四阿哥的路子。如今四阿哥帮着皇上处理朝中事,嘎达混便想着能与四阿哥搭上话。
他是想凝意心惊!
借钱自然得还的,还不了银子你当初借个屁的钱?
荣妃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噤声:你心中有数就能提防她一些。本宫与卫氏在后宫相处这么久,她的为人本宫还是知道一些的。你少与她搭话,别被她套进去就行了。
凝意再次谢过荣妃提醒,见荣妃身影消失在宁寿门,她才转身往殿内走。
主子。霜降低声道,卫娘娘若还在里头等着,您可要如何是好?
荣妃都回去了。凝意抚着粉润的指甲说,我与荣妃娘娘相处时间不长不短,但卫嫔必定知道荣妃娘娘不会无缘无故让我送她出去。她该猜到的。
再回去时,卫氏已经跟在惠妃身边跟太后辞行。
离开时她始终低头,并未与凝意有任何眼神上的交流。
一时间,热闹的正殿只剩下她和三福晋、太子妃以及被太后留下的宜妃!
砰!太后难得发这么大脾气,那杯子就碎裂在宜妃脚边,她盯着宜妃:跪下!
作者有话说:
每天都在凑整字数的删删减减,这一章是6200呀!QAQ
第42章 双胎
您没瞧着?孙嬷嬷坐在檐下给凝意腹中的孩子做小衣, 奴婢听说宜妃那日从宁寿宫回去后就没再出门。
时间过得飞快,眼瞅着就要到十一月底,康熙爷的御驾已经往回赶。
这次说是南巡, 但并未到苏杭, 只在扬州等地多待了些时日, 马上到年下,康熙爷下令御驾回銮。
赵和元在院里放了两张躺椅, 凝意愈发喜欢白天日头好的时候躺在椅子上晒太阳。
譬如此刻,她懒洋洋的窝在椅子里, 听了孙嬷嬷的话抬眉:对呀。皇玛嬷要训斥宜妃娘娘,我们是小辈总不能在那里听着。
刘佳氏被降为侍妾后, 五爷很少去看她。孙嬷嬷咬断丝线,五福晋这一事也算是有个结果。只是可惜了五福晋那个无缘的孩子。
说着, 孙嬷嬷提着小衣过来,主子, 您快瞧瞧这衣服可适合小阿哥?
嬷嬷针线极好, 若是让我来做定然做不得这么好。凝意抚着细腻不扎手的料子。
奴婢也就这能拿得出手了。孙嬷嬷眼角笑出皱纹,看见四爷大步走进来时, 她那笑意愈发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