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娘,妹妹的字写得很好,爹爹都夸奖呢!还有,她很聪明,我教一次她就会认了。」蔡圭很得意地跟蔡夫人显摆。还把白天蔡琰在书房的字帖拿给蔡夫人看,蔡夫人可不像蔡圭那麽好糊弄,怔怔地看着蔡琰第一天的习作,横是横,竖是竖的,後面竟然还有正式的字。即使是简单的字,可也看得出字写得很工整。
蔡琰有些为难,其实她已经刻意往差了写。在後面写字时,她就想到,自己不可以表现得太过突出,不然会出事的,可是她忘记了蔡琰此时的年龄,才三岁,她不可能这样稳定地拿笔。
「都认识?」蔡夫人盯着蔡琰。
「不!」蔡琰摇头。
「认识,认识,我都教过了,当时妹妹都认识。」蔡圭不依起来,这可是她白天的劳动成果。
「现在忘了。」蔡琰说得理直气壮,蔡夫人想了想,把蔡琰拉到身边。
「把认识的字指给娘看。」
蔡琰看了蔡夫人一眼,看来这人不好骗,想想也是,好骗能把蔡邕牢牢地捏在手里?低头看着纸页,把最简单的一、二、三……等数字都指了出来,还指了「人」字,顺便认错了「牛」字,但这样蔡夫人已经很惊讶了。
「都是姐姐教的?」
「嗯!」蔡琰点头,看蔡夫人似乎相信了,也是,不相信还能怎麽着?
蔡夫人不再说话了,但是晚上她和蔡邕独处时,便兴奋地告诉丈夫,他们生了一位神童,就像当年蔡邕说的,这孩子天赋异禀,难怪从小便显得与众不同,原来是这样。喋喋不休地兴奋了一整晚。
蔡邕看夫人高兴,自然也高兴,其实白天看蔡琰拿笔,就已经看出她与蔡圭不同了。当时教蔡圭怎麽握笔都用了半天,即使这样,还是弄得全身上下都是墨汁,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里,蔡圭都用拿筷子的方式来拿毛笔。更不要说写字了,那时蔡圭写的字只能用鬼画符来形容。
而蔡琰却没有,当他只是示范了一下之後,蔡琰竟然已经正式地握了笔,并且还知道手心空置,以腕力运笔,而那是他没有教过的。看看夫人带回来蔡琰的习作,即使笔画间还是显得有些生涩,但b起蔡圭的字,却多了份从容的气度。真的是神童吗?
因为有了神童的认知,蔡邕可b夫人理智,经过了一段时间默默的考察之後,觉得蔡琰也许不是神童,只是因为心静,又不贪玩,於是b其他孩子有更多时间用来学习罢了。於是也就不再管她,想看书、抄书都由她自己,每周蔡邕亲自指点一下书法和琴艺就是了。於是蔡琰每日就在书房里自己翻书看,自己拿着笔抄书玩。时间倒也过得飞快,转眼蔡琰就五岁了。
「你抄书做甚麽?」蔡琰工整地在硝好的羊皮上抄录着父亲的藏书,却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耳边出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自从觉得麻纸不好後,蔡琰又找了好几种坊间流通的纸张,而她也无奈地发现,蔡l已经出现了,因为改良了造纸术还封了侯,可是他用麻头、鱼网做的蔡侯纸倒是廉价了,可b蔡家用的麻纸更不堪使用,让蔡琰很是气馁。
练字用什麽纸不行啊,可是蔡琰并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完全的东汉人,她总结了一下,自己不会化学,估计造不出玻璃、火药什麽的,所以技术革新应该是没指望了;她也不会做生意,她工作後连自己每月工资的具T数字都不太清楚,所以开店赚钱的可能X也不大……想了千百种自主的办法之後,她不得不承认,陆判说得对,她的确不学无术!
她不是乐观的人,特别是,她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不是很太平,她总得做点什麽让自己安心,於是,她把目光投向了蔡家的藏书。她记得《文姬归汉》的故事里,文姬把她老爹藏书中的四百篇背出来给曹C,就换了她老公的一条命。由此就知道,此时一本书的价值是多少了,蔡邕和蔡文姬的老爸一样,也拥有大批珍贵的藏书,所以她敏锐地感觉到,她这辈子能傍身的也许就只有蔡邕这四千卷藏书了,要知道这种书简,可全是手工版,丢一卷就少一卷,而且一丢就真的绝版,没地儿买去,现在即使他们蔡家在流亡时期,蔡家叔侄竟然还把这些书都带着,就可看出这些书的价值,但也表明他们其实对自己的状态还是没有正确的认知。她可不一样,她一定要自己保留备份。
四千卷,听着吓人,其实只是因为一卷里竹简能刻上的字并不多,但因为太重,怕散落,於是一卷里便只有那麽几十条,所以看着堆积如山,其实内容却少得可怜。再就是太重,不好搬运保存,不然当年东方朔写个奏折也不用两个人抬着上殿了。
蔡琰知道,现在是十常侍当政,十常侍之後就是董卓,再後来他也被自己的义子给砍了脑袋,再後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了!乱世即将来临,如此乱世之中,难不成要把这些压Si人的东西带着逃命?怎麽算都觉得靠不住,所以开始蔡琰就没打算再用竹简来做,可是此时的纸质实在太差,根本就没法装订保存。
正在蔡琰无限烦恼,被蔡圭拉着去看厨房杀羊时,她有了灵感。是啊,早在西伯来时,就有古老的羊皮卷,这会羊皮对这些贵族来说是顶顶不值钱的东西了,於是央了蔡夫人去派人收集一些羊皮回来,剪去羊毛,硝制一下,弄得两面光的让她习字。
蔡夫人觉得难得孩子喜欢,再就是也真不值什麽钱,於是也就答应了。等做好了回来,和蔡琰在探索频道里看到的那种羊皮纸不太一样,b较厚,但两面都可以写字,b她现在用的麻纸要好一些,於是也就凑合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