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前辈为何要跟踪他?”
她脸色一变,凤目中冷电乍现:“希望不是对他不利。老前辈,我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
“我知道,所以你追蹑四海牛郎。”
“那……”
“老夫不算太老,闲得无聊,不时在外走走松松筋骨,看看天下众生相以免老怀寂寞。”
老人倚老卖老,口气却不服老:“在南京偶然发现这小子在秦淮教坊区充大爷,在花船画舫与地头蛇大打出手,大闹赌坊一掷千金,勇悍如虎轰动秦淮风月常老夫一时好奇,想摸清他是何方神圣。”
“这与老前辈无关呀!他年轻……”
“年轻最忌酒色财气,陷入太深,一定会沦入魔道。我看他不像个坏胚子,一旦沦入魔道,天知道日后会引起多大的江湖风暴?”
“老前辈准备规劝他?”
“这……他许想收他做门人,所以要冷眼旁观一段时日。必要时,老夫会……”“会制裁他?四海牛郎比他坏一万倍。”她愤愤地说。
“四海牛郎声誉并不差,学坏是最近三两年的事。权势达到某一颠峰,便会争更大的权势,愈来愈好名好色,这种人多如恒河沙粒。这人的武功深不可测,天下间能和他公平决斗而获胜的人,屈指可数,老夫还真奈何不了他。”
“杨敏兄就整得他灰头上脸。”她得意地说。
“所以老夫感到甚是奇怪呀!那天晚上老夫现身,用意是伺机支援地的。”老人直摇头:“他在秦淮风月区,凭的只是一身蛮力与硬拚敢拚的亡命气势占上风,怎么可能谈笑自若、把这位气傲天苍、功臻化境的未来江湖霸主,整得灰头土脸的呢?”
“老前辈了解他多少?比方说,他的家世,出身……”“不知道,所以要暗中观察呀!那小子不会来了,老夫回头再找线索。”
“他要到京都。可是,他在大屯镇失踪了。我爹有不少朋友,在真定朋友更多,已出动不少人手,留意他的行踪暗中保护他。所有的朋友,不论昼夜皆在路旁相候,就是不见他现身。我追到真定的营口村,这才转而迫蹑这位亡命无耻大英雄。”
“那么,他不曾北上了。”
“这……我到京都等他。”
“唔!不对。”
“有何不对?”
“这小子可能遁回南京了。”老人自以为是:“他一定是准备到京都充大爷逍遥寻乐的,说不定有意前往皇帝在皇后街开设的教坊快活,在这里出了事,消息很快便会传至皇都。人怕出名猪怕肥;成了众所注目的人,他哪能快活得起来?说不定反而成了众矢之的,被京都的权贵把他弄入东西厂和内行厂快活呢!”
京都,指京城或皇都。
京师,指同布政使司(省)的组织。
京师与南京两地称为直隶,与天下十三布政司的组织相等。京师下辖八府三十七州,县一百三十六。南京稍小些,下辖四府,直隶三十四,属州十七,九十七县。京师南京两直隶,地界是连在一起的,南北贯连,交界处在永城宿州附近。
朋友初结交,如果对方说是京师人氏,可别误会他是住在有皇帝的京都人,京师大得很呢!皇帝住的城叫京城、京都、都城。京都人不会自称京师人氏,神气得很,比其他省份的人高一级。
“老前辈的猜测……”她意似不信。
“不是揣测,老夫是就事论事。那小子一定溜回江南去了,老夫回江南等他。”老人不再多说,大踏步走了。
她也不须到京都了,银牙一咬,上马向东飞驰。
南京的徐州,大河南岸的历史名城。
这“大河南岸”只是暂时性的,有时候,这座城会跳到大河的北岸去。
那条孽龙似的大黄河,经常在这大平原上扭来扭去,一旦大洪水发生,那条巨大的河堤不溃则已,溃则河必改道,城在南在北,唯有天知道。
这里是西楚霸王的皇都;禹贡徐州之城;古大彭氏国。
除了水患之外,它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次大小战争,这里都会血流漂杵,尸横遍野,房舍起了又烧,烧了又起。
交通四通八达,田地一望无涯。冬天冷死人,秋老虎会热得人的皮都会烤焦;夏天大平原没有一丝风,热浪往城里涌,城里的市民,觉得像是住在烤炉里;这就是当时大明皇朝正德末年的南京直隶州徐州。
已经是七月天,正是秋剥皮时节。
从南京凯旋陆续北返的军队,走陆路就从徐州经过,交通拥塞的状况,比京师顺德府更糟,因为车马要从城北渡过浊流滚滚,宽有四五里的大河,十余艘大小渡船,根本不可能一天把一卫兵马渡过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