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待两位殿下和大部分学子走后,慕书玉和林兴、赵俭关笙等人还有事情详谈,就暂时没有离开。
这会儿说完,她才与好友们分别道别、各自回府。
时间已至晚上,安定伯叫来众人一起吃顿晚饭。
席间,慕书玉终于见到了大伯慕正成、和四叔慕正朗两人。
慕正成的面容较为严肃冷漠,对慕书玉的起身问好只是表情淡淡地点点头。
而慕正朗的态度不错、善谈,言语之间像是不知道慕书玉和郑氏先前似有似无的交锋,一副对慕书玉很是欣赏的样子,外加大力称赞。
总的来讲,她这位四叔慕正朗很会说话。
慕正朗在这里,郑氏倒不怎么太开口了。
现下,眼看国子监的考试在即,安定伯就这件事情随意地问了几句。
慕书玉一一回了,句句标准答案,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而想来伯府一向奉行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席间很少有人多嘴说话,安定伯问完后,便也没有继续再问。
直到吃完晚饭,安定伯离席前,才对慕书玉较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好考,能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可事关你的前程。
是,玉儿知道了,祖父。慕书玉拱手送别慕史进道。
待回到了三房的院落后,慕书玉刚刚走进屋里,秋嬷嬷就面无表情地带着六、七名下仆丫鬟过来。
每人手中都端了托盘,上面各放置着一两样东西。
秋嬷嬷来到慕书玉的身前站定,言明这是夫人、也就是慕书玉的嫡母诸婼薇按照伯爷的吩咐,为她添置的一些东西。
并且,夫人有些话要叮嘱慕书玉。
秋嬷嬷道:既然玉少爷回来了伯府,那么,伯府里的一些规矩就必然是要遵守的,尤其晨昏定省、侍奉父母。
这里的母自然是指嫡母。
比如?慕书玉问道。
秋嬷嬷俯身行了一礼,回答道:请玉少爷在入国子监之前,每天早晨去给夫人请安一次,每天晚上也要按时请安,之后,方可回来安歇。
这便体现玉少爷您孝顺嫡母,旁人自当也会称赞您。
另外,安定伯府很少像今天晚上这样一家子聚在一起吃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吃。
如若玉少爷出门在外,请玉少爷务必及时回府。
大厨房那里都是按量给菜,否则过了吃饭的时间,三房院里一般不会留饭,省得玉少爷不知晓伯府的规矩,别到时饿着肚子,说是夫人苛待于您。
听秋嬷嬷讲到这儿,凃圆不禁面露怒意,这明显是在欺负他们家少爷!
凃圆忍不住想撸袖子上前理论一二,却被冬蕙暗自拉住,给她一个眼神,不可擅动。
凃圆撅噘嘴,但听话地停下。
总之,秋嬷嬷着实说了一些伯府的规矩,叫慕书玉了解一番。
待讲完后,秋嬷嬷转身,亲自托起一名婢女手中的托盘,将其送至慕书玉的面前,道:这些个添置的东西,请玉少爷检查。
先放在这里吧,你们可以回去了。
慕书玉笑道:嫡母的一番心意我自是清楚,也请秋嬷嬷回去之后告知嫡母,伯府的规矩我都记下了。
这些东西,我也会非常妥善的收好。
玉少爷明白就行。秋嬷嬷道。
她面上仍无表情,命下人们将东西全部都放好后,便向慕书玉告退、转身离开了。
慕书玉道:阿圆,去送一送秋嬷嬷。
是,少爷。凃圆极为不情愿地跟着一起出去了。
屋里顿时只剩下慕书玉和冬蕙。
而慕书玉的目光则落在方才秋嬷嬷亲自端起的那个托盘上面,对冬蕙说道:想必阿圆气得够呛。
冬蕙,你去开解开解她,别让她把气憋在肚子里,到时候连吃饭都不香了。
是,少爷,您放心检查。冬蕙懂得慕书玉的意思,随即也退了出去。
【宿主,要检查什么?】系统不解。
娘那三间铺子的账本。慕书玉道:从江南回到青州县时,娘告诉我,账本会想办法送到我的手里,这便是了。
说罢,慕书玉检查起那个托盘上面放的东西。
这是一个点金漆的小宝箱,打开后,里面装有玉簪、玉冠首饰之类。
慕书玉往下摸索,并敲了敲。
系统099:【可是宿主,之前的谈话中也没有提到过账本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慕书玉:这三间铺子的账本,嫡母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办法交予我。
你看,送来这些东西时就明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再者,秋嬷嬷特意端起托盘的动作也在暗示告诉我,账本应该就在这个宝箱里面藏着在这儿。
只听咔哒一声,慕书玉找到了宝箱中的夹层机关,下面果然有账本的存在。
慕书玉见状笑道:秋嬷嬷明面上是在讲规矩给我听,实际上也是在令我知晓,于早晨和晚上请安,分别可以见到嫡母。
到那时,账本上若有不懂的问题便可以趁机询问她。
其余,就是提醒我注意一些伯府的规矩,像伯府里的大厨房,一般来说确实不会多给菜,但偷偷花点钱去贿赂厨子就不一定了。
当然,花这个钱没有必要。
嫡母提醒我按时回府吃饭,但倘若当真有事情耽误,回不来的话,那就记得在外面吃饱再回
总而言之,话里的意思你要学会分辨。
系统懵懂地哦了一声。
姚芷娴手里的这三间铺子,其一是糕点铺,其二是布坊,第三间铺子则是一个书坊。
慕书玉翻完这三个账本,心里算是大概有谱了。
这三间铺子之中,经营最好的是糕点铺,其次是书坊,最后就是布坊的生意,看账本上面布坊近一个月来的收入,早已不行了。
其实,这三间铺子的收入情况已经超出慕书玉的预期。
毕竟她这位嫡母不好明面管着铺子的生意,只能暗中留心着一点,多处地方就不方便深入掌控,难免会有几分疏漏。
如今这账本的情况对于慕书玉来说,已是比预料好太多。
她这位嫡母真可谓是用心了。
三天后,赵三旺在京城里盘下的酒楼终于正式开业了。
不同于青州县的有客来之名,在京城的酒楼则被赵三旺取名为仙客来。
这酒楼开业的第一天,赵三旺便请来一位说书的先生,在酒楼的大堂里讲一讲新故事。
诸位,你们可曾听过《水浒传》的故事?
以下内容,皆为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诸位请听我来讲一讲,话说
说书先生的声音响亮,就是二楼也能听见。
但是以往,这说书的都是在茶楼里讲故事,那环境才安静,喝茶听书,听得就是一个享受。
现在,怎么还在酒楼里说起书来了?
谁听?都忙着吃饭呢。
可随着说书先生的故事逐渐深入,酒楼里的客人们却越听越入迷,甚至,就连仙客来酒楼的门口都慢慢地挤满了人。
作者有话说:
人物插画来啦~
第43章
好故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再加上说书先生十几年的功底, 断词断句恰到好处。
该激动高昂的地方就讲得荡气回肠,该危急紧张的内容便讲得剑拔弩张、仿佛箭在弦上一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