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人及己,他和父王登基时的情形,同这两位元帝何其相似。各个宗亲王爷们,哪个不是对皇位虎视眈眈?
这会儿他再想到天卷这次盘点的主题竟是“福运牛”三个字,初起虽然觉得有些扯,但是现在看来,的确是太合适了。
他和父皇两父子,都是幼年登基,竟然都活了下来,而且还建立了功绩,拔除了权臣。这得有多大的福气和运气才能实现!
【也正是如此,他把自己之前的政策通过这篇罪己诏向回兜了兜,让那些满族王爷们的怒火平息下来。只有这样,他的儿子才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到亲政。】
【而满汉融合是大势所趋,什么时候他的儿子真正长大了,真正参与到政事,就会发现这一点。到那个时候他羽翼已丰,自然可以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所以这篇罪己诏可以说是他对儿子的一番拳拳爱护之心,是他对把偌大一个清朝托付给一个八岁孩子的最后托底,是他最后的爱护之心。】
【他能帮自己的儿子也就只能到这个地步了。不过幸好,他的儿子幸不辱命!】
听到这里,康熙有些出神。
他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
想当初,听到宫中的种种流言,他对父皇的误解很深,包括对那个董鄂氏。
直到那一天,他终于将鳌拜擒住,将他送入了宗人府,真正亲政后,他才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虽然他亲政的时候才十五岁,但是却已经在位七年,这七年中,他步履维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被那些权臣和王公们谋害了。
皇祖母也为他操碎了心。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年纪小,鳌拜才没有将他放在眼中,最终被他擒拿。可过程也是惊险万分。
他后来甚至有些后怕,若是他过早显露出他的意图和才智,兴许不到他有能力擒拿鳌拜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捷足先登,早一步害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父皇对他的保护,对父皇下的《罪己诏》有了新的理解。
他这个时候才明白,父皇下得哪是罪己诏,分明是给他设了一道盾牌,一道保护他慢慢长大的盾牌!
也因为如此,他重新亲自为父皇立碑,为他歌功颂德,所书内容同他罪己的内容完全针锋相对。
而眼下看来,后世之人也对父皇的做法渐渐理解,终于不再说他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帝王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顺治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他开了满清入关以来,满汉和解的先河,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而他之后的清朝皇帝,也基本上是在他所拟定的政策下进行加减,进而实现对国家的管理治理的。】
【至于他的感情生活,我们除了唏嘘一番,过多的揣测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好了,《十大少年天子福运牛之父子二人——清世祖及清圣祖(上)》我们就盘点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