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第的书房中,谢宜瑶正在来回踱步,翻着手中书页,脑袋却时不时向外探去。
好在灵鹊甫一回到公主第,就立刻前来书房回禀状况,谢宜瑶看到她出现,立马放下了被攥皱的书卷:“一切都顺利吗?”
“殿下放心,都很顺利。”
谢宜瑶这才松了口气,心中隐约的焦急和不安顿时烟消云散。
她不是第一次替谢冲做会掉脑袋的事了,前世今生,她再次和谢冲成为了共犯,仿若冥冥之中的宿命。
但这一次谢宜瑶不是没有吸取教训的。
不久前,谢宜瑶出资新建的一座佛寺竣工,其名为观音寺。观音寺的位置好巧不巧,就在城西北岸,和谢冲的王府隔岸相望。
京中王公们的府邸,并不像公主们的宅第坐落于内城,而是在外城的西城中,这是建康都城数代以来的旧例。
虽说西城单论直线距离,其实离宫城并不太远,但在西城和宫城之间往来,也是要比公主第多过一重宫门,甚至还要过护城河。
因此即使同为皇亲,比起宗室诸王,公主们出入宫中要更方便得多。
这也是当初谢冲考虑与谢宜瑶合作的原因之一。
不过到了此时此刻,这样的地理位置关系反而有利于谢冲,他借着自家王府靠近渡口的优势,私底下运输物资,更不容易被察觉。
谢冲是联系了谁替他制造兵器的,谢宜瑶不得而知,只知道这批东西顺着长江被运到渡口后,其中不大要紧的直接由人搬至江夏王府,而像甲胄一类紧要的则被暗地里搬到观音寺中。
观音寺里是谢宜瑶安排的人,其中还有一些石城寺的旧交,譬如慧净。
谢冲的这批东西被观音寺包装成修造佛像、佛塔的原材料,借着公主的身份和佛家的由头,再被不动声色地顺着秦淮河送到石城寺,藏匿在寺庙当中。
涉及的人虽然不多,但其中个个环节的其成本都不小,好在谢冲主动提出由他来出资,并且出手十分阔绰,谢宜瑶甚至还从中榨了不少油水。
她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让好处都让谢冲一个人拿去。
眼看第一波东西平安无事地落地,谢宜瑶心上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