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徐达,蓝玉和詹徽那些人尚能牵扯,加上徐达,李伟将会无人能治。
“呵呵,他又没说错,咱怎会无故责罚?”朱元璋突然笑道。
徐达见此,心中更是不安。
朱元璋不等他答话,就又接着说道:“李伟这臭小子确实立功无数,又年轻,将来或许还有大用,咱也舍不得杀他啊!只是他这次犯了这么大的错,甚至蓄养私兵,你说咱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说完,就面带纠结的注视着他,好似真心希望他能给出一个两全之策。
徐达脸色苍白的抬起头看了看他。
朱元璋这番话,先是定下了不想杀李伟,但又担心他谋逆,想解决这个难题其实也不难,只要把李伟的权势给削了,党羽都杀了,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到时李伟还是那个无依无靠,只能依赖皇权圣眷的小人物,只能被迫老老实实的干活。
但这些需要铲除的党羽中,最大的一个就是他这个开国第一!
年轻的还有用不想杀,那就只能杀他这个已经老迈,留之无用反而平添麻烦的开国第一了!
徐达颤声道:“臣不知,臣老了,没多少日子好活了!”
“哎,咱也一样。咱们都老了,是该将这天下交给年轻人了。”
朱元璋轻声叹道,看向徐达的目光隐有愧疚。
徐达沉默,心里一片冰凉。
朱元璋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死,李伟才能活。
“陛下说得是,臣明白。”
徐达沉默了许久,终是轻声答道。
李伟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更何况,他也没得选。
朱元璋轻轻颔首,随即便热情的招待他吃酒,再也没提政事。
徐达也不再客气,该吃吃该喝喝,就像曾经眼前这人还是朱重八的时候一样。
喝完这顿送行酒,徐达独自离开了皇宫,回到家便把长子徐辉祖招了过来交待后事。
虽然朱元璋没有限定期限,但他也不可能拖得太长。
“以后家里就靠你了,还有,朝中之事能不参与就尽量不要参与,明哲保身才是正理。”徐达敦敦教诲道。
徐辉祖听着他这些话,心中很是不安:“父亲,是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何突然说这些?”
徐达摇了摇头:“无需多问。”
徐辉祖眉头紧蹙,担忧的看着他。
“可惜以前没能死在战场上。”徐达悠悠的叹道:“不过这样也好,本来就是人家给的,已经多活了几年了,再还给人家也是应该的。”
“父亲说的是谁?”徐辉祖问道。
徐达不答,只是吩咐道:“你先退下吧,为父自己呆会。”
徐辉祖还想再问,徐达却挥了挥手,不再言语。
打发走了儿子,徐达独自坐在房内,脑海中回忆过往,眼中尽是悲伤……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李伟的事却迟迟没有定论,詹徽心急之下联系了蓝玉,两方共同上书,用词激烈,俨然把李伟说成了堪比曹贼、司马的大奸臣,不杀必会动摇老朱家的皇位。
然而即便如此,朱元璋却仍是态度不明,既没有痛快的把这个大奸臣拖去砍了,也没给放出来。
数日后,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徐府传来消息,魏国公旧疾复发,于昨夜暴毙了!”
朱元璋愣了愣,随即沉默不语。
小太监低着头等候吩咐,过了许久朱元璋才缓缓开口:“着内阁拟旨,追封徐达为中山王,以郡王礼赐葬中山。”
“是!”
小太监恭声应是,匆匆离去传旨。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望着门外悠悠的道:“老兄弟,你先走一步,咱很快就会来陪你了。”
低声的呢喃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回响,朱元璋苍老的身影显得格外的孤独。
次日,搁置许久的李伟的事终于有了定论,朱元璋亲自下旨历数李伟入朝以来的不法行为,斥责其结党营私,目无君上,在一番训斥后剥夺了他的国公爵位,命其幽居扬州,不得擅离。
说白了就是软禁。
旨意下达后,詹徽和蓝玉这些跟李党不共戴天的人喜忧参半,吴沉和王杰等人则是稍微松了口气。
虽然李伟被幽禁了,但好歹还是没死,再加上今上年事已高,太子又跟他关系不错,将来或许太子登基后就会立刻将其释放,再次得到重用。
群臣中许多人都明白这一点,而且朱元璋和朱标也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只是他们没明白的是,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在下旨将李伟幽禁后,朱元璋立刻再次举起了屠刀,先是将提供舰船给李伟那些护卫逃离的工部侍郎蒋荃斩首,随即吴沉、王杰这两个资深的李党也立刻被下狱问罪,何礼也没能逃掉,过了没几日便一起被斩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