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菜上来,朱标热情的给他斟酒,李伟也懒得再跟他客套了,直接端起来就喝。
朱标见此也不介意,自顾自的给自己也倒上。
“李兄,如今大明国泰民安,唯有北方边患未除,李兄可有良策啊?”
朱标也饮下一杯酒,开口问道。
李伟深吸了口气,淡淡的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大明自身强大,边患都不足为俱,相反的,若是自己乱了,自然会给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其实外敌这事没什么最好的解决办法,总不能把大明之外的人都除掉吧?
没了北元,还有倭国、满清,甚至西方列强,敌人是不会消失的,消灭了这个还会有下一个,没完没了,与其天天想着怎么灭掉别人,不如想想怎么强大自身。
现在大明有了火器,只要照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北元就只能永远窝在荒漠上,像后世那样。
朱标听完,赞同的点了点头:“李兄所言极是,对大明来说内忧远比外患更重要。”
李伟看了他一眼,这种简单的道理他不会不懂,天天来烦自己肯定不是为了这点事。
“太子殿下,你不用天天往我这跑,我这个人不喜欢弯弯绕,你有事不妨直说!”
李伟直接道,他实在烦了。
朱标注视着他沉吟了片刻,放下酒杯道,正色道:“李兄,你为大明立正的功劳前无古人,我和父皇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将来定不会亏待你的。”
李伟点了点头,眼神催促他略过这些废话说重点。
“以你的功劳,将来即便是封异姓王也无不可。”朱标郑重的道。
李伟看着他,淡淡的道:“所以呢?”
“所以,孤想问你到底愿不愿意随孤一起缔造这大明盛世呢?”
朱标诚恳的问道。
李伟望着他,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也隐约明白了朱标的意图,无非是想让他真心的为大明,为他效忠。
朱标的这些举动肯定是朱元璋默许的,这就是父子俩在办交接呢,把他从朱元璋手上交接给这个未来的接班人。
但是他知道朱标命不长,还没当上皇帝就挂了,而且就算他不挂,他也不想继续留在这封建王朝跟这一代代皇帝耍弄权谋。
李伟沉默了良久,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那我想先请问太子殿下一个问题,请太子据实相告。”
“你说。”朱标也不着急,抬手让他先问。
“假如盛世不需要皇帝,那太子殿下还要这个盛世吗?”
李伟凝视着朱标,沉声问道。
朱标闻言直接愣住,他想过李伟会问各种问题,问他如何治国,问他今后给封个什么王,这些他都能毫不犹豫的答出来,但他万万没想到,李伟会问出这种奇怪的问题。
盛世不需要皇帝?可能吗?
第380章 送你一个公爵(差)
“国不可一日无君,盛又怎会不需要帝王呢?”朱标一脸难以置信。
李伟不置可否,轻声道:“我是说假如!”
朱标闻言,不禁沉默了。
若是真有这种盛世,他是要还是不要呢?
他明白李伟的意思,这是在试探他到底是更重视天下,还是更重视他们老朱家的这个皇位。
他是朱明皇朝的诸君,未来的皇帝,他能为了缔造盛世舍弃自己家的皇位吗?
即便他能,朱元璋允许吗,老朱家的诸多皇子皇孙能答应吗?
朱标沉默了许久,有些艰难的道:“我若是愿意呢?”
李伟笑了笑,道:“那臣定当鼎力相助!”
说完,他也不再多言。
朱标望着李伟沉默不语,他不禁想起了当初李伟与父皇争论的那些话,位有高低,人无贵贱,原来这个人一直都没变,到现在身居高位、权倾朝野了,竟还保留着这种天真的想法。
难怪他能提出“士绅一体纳粮”这种与天下士人为敌的观点,即便导致攀附于他的官吏相继背叛,让他权势大跌也不曾改口。
想起父皇后面跟自己说的那些话,朱标看向他的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怜悯。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他更让人放心。
堂屋里,两人尽皆无言,干坐了片刻,朱标才起身离开,李伟也跟着起身相送。
出了府门,朱标脚步微顿,转过身来对他道:“今日这番话你不要对别人提起,我也不会多言。”
“谢殿下。”李伟拱了拱手。
朱标轻轻颔首,转身离去。
看着朱标远去的身影,李伟心里也不禁暗叹。
虽然他是被朱标缠得烦了才跟他提了这些话来打发他,但同时他也是存了一种侥幸心理,想试探一下朱标的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