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宁只是个普通武将,当上驸马后才升任都督府事,而李坚其父从征云南,与李伟也算略有渊源。李伟见两人行礼也微笑给予了回应。
应付完两人后,李伟便快步直奔他的目标。
“哎,你们,往后稍稍!”
来到蓝玉、黄彬等人身前,李伟一脸不耐烦,像赶苍蝇似的摆了摆手。
本来站得好好的蓝玉等人,闻言顿时脸色一沉。
“咋的?不服啊?”李伟一瞪眼,不悦的道。
他等众人站好才过来,就是要给他们难堪的。
“哼!”
“有什么好嚣张的?”
“不就是打了次胜仗吗,谁没打过?”
“就是!”
几人黑着个脸,一边不忿的嘟囔着,一边退了两步给他让出位来。
没办法,人家是国公,他们再不服也得让。
“切!”
李伟不屑的瞥了他们一眼,然后在傅友德身后站定。
李善长在文官那边,武勋这里在他前面的仅有傅友德和汤和冯胜三位国公,其他再无别人。
傅友德回头看了看他,想要劝两句。
李伟对他轻轻一笑,他也轻轻颔首,随后便回过身去。
思虑再三,他还是没去掺这些恩怨。
第357章 邗国公所言极是
朝堂上,朱元璋升御座,君臣高贺,礼毕之后开始议事。
今天除了正常的政务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征倭之事的善后,要不是因为此事,李伟今天也不会来。
“陛下,倭国王族已经由礼部安置妥当,只是其持明院统与大觉寺统相争,册封之事还需陛下定夺。”
吴沉出班奏道。
朱元璋轻轻颔首,环视群臣问道:“诸卿有何建议?”
众人闻言,纷纷沉默,王杰何礼等人皆是将目光投向李伟。
李伟对此早有打算,当下也不客气,直接出班道:“陛下,臣以为,倭国这两方都是其王族,立谁都无所谓,不过臣听闻倭国有个传统,其王均是年幼继位,到成年就会退位给子孙,臣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尊重一下他们的这个传统为好。”
李伟的话说完,群臣皆是一愣。
年幼继位年长就退,这不是纯纯的当傀儡吗?
“邗国公所言极是,陛下,即便倭人有些传统,那咱们作为宗主国,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如就择其幼子立为倭王吧。”
吴沉恭声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王杰等人也跟着附和。
众人对此皆是心照不宣,一副充分尊重藩国传统的样子。
朱元璋扫了眼李善长等人,见他们沉默不言,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尽快挑一个聪慧的尽快拟旨册封吧。”
“是。”
吴沉恭声称是。
朱元璋接着又淡淡道:“等册封完了就把他们送回去吧。”
倭国王族呆在大明时间长了难免惹人非意,好像大明幽禁他们似的,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了。
吴沉刚要答应,李伟却又插话道:“陛下,臣听闻倭国数百年来都由奸臣把持军政,倭王毫无根基势力,如果就此放回,难免又要沦为傀儡,以臣之见,大明好人做到底,不如让倭王支付军费,大明派兵镇守,以免倭国乱臣再挟持其主犯上作乱。”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何礼杨靖等人立刻跟着附和。
朱元璋微微皱眉,顿了一下又问道:“那倭患之事应当如何解决?”
李伟直接道:“陛下,当下大明有了蒸汽机,纸张、布匹等物品产量大幅提升,还有瓷器等等许多东西卖到倭国皆有巨利,臣建议与倭国通商贸易,同时向倭国推广宝钞,收购银矿,也可招募一些倭人为我所有,免得他们四处乱跑为祸四方……”
李伟把自己的打算一一道出,只不过把奴隶贸易稍微美化了一下,但是意思还是一样的意思。
“邗国公所言极是!”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众臣纷纷称赞。
朱元璋目光微眯,凝视着李伟看了看,又扫了眼沉默不语的李善长和蓝玉那些勋贵。
蓝玉、曹兴等人是真没什么想法,而且刚被李伟给了个下马威,不想再因失言被他抓住把柄羞辱。
而李善长和其他有些人,则是有意为之。
朱元璋嘴角抽动,脸色非常难看。
虽然李伟这些建言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这朝堂上只有他一家之言,这也是他不想看到的。
朱元璋深了口气,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
一声早朝下来,不论任何事,李伟只要说话,几乎都是一片附和,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