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怨无仇李伟也并不想搞他,所以说了这句话让他放心。
然而李伟不知道的是,道衍跟他可不能算是无怨无仇,之前朝堂上的弹劾道衍暗中也出了力的,而且这次劝他也不仅是想让他追随燕王,而是以将他骗出京师为主,只要骗出了京,是杀是擒还不都任他拿捏。
只能说人心险恶,李伟还是太单纯了。
见李伟态度坚决,道衍心里有些失望,只能无奈的颂了声佛号告辞离去。
天界寺,这是入京的僧人暂居之地。
夜色已深,孤灯下,道衍依旧枯坐佛前,手持念珠低诵经文。
“心乱了,念再多的经文也没用。”
突然,一道飘忽的声音传来,道衍心下一惊,陡然睁开眼睛,转头向窗外凝神望去。
月色下,一道苍老的身影站立在远处的孤石之上,离他足有数十丈远,然而此人说话的声音明明不大,却犹如在他耳边响起,清晰无比。
道衍迈步来到窗前,望着那道远处的身影,躬身一礼:“道主!”
飘忽的声音再次响起:“见过你的天命了?”
“是,只是一个人的出现,让我对天命产生了怀疑。”
道衍恭声答道,声音不大,但对方显然也能听得清。
“群星移位,天数变幻,然天道有常,定数终究难改,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便可,对此人无需过于挂怀。”
道衍沉默片刻,才躬身道:“谢道主指点。”
道衍直起身来,再次望去,前方已是空空如也,但是他却并不怀疑刚才的所见闻,反而经过这短暂的几句对话,心境渐渐平静了下来。
在见到李伟之后,他先后两次出手,一次被朱元璋轻轻揭过,这一次又被李伟莫名其妙的自信给躲了过去,让他对朱棣能否成功登临至尊产生了怀疑。
毕竟李伟造的那些东西和所做的那些事情,随便拿出一样都足以改变国运,有这种人在,不论谁登基,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人,听言纳谏,皇位都会稳如泰山,朱棣想夺位千难万难。
但刚才那月下之人的一番话,却让他暂时放下了对此人的疑虑。
此人虽有过人才能,但欠缺智谋,真到了将来兵戎相见的地步,也并非无法对付,甚至用计令其与新皇反目也不是没可能。
第320章 你有病啊?
年节过完,朱棣与诸王很快便离京,各回藩地镇守了,道衍也随行去了北平。
朱元璋对他们这些皇子给予厚望,将来还指望他们镇守边塞辅佐皇帝呢,自然不会让他们在京中久留。
由于与道衍一番交谈,李伟也认清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将锦衣卫的事交给了陈肃处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了教学和研究之中。
不但是他自己,连吴勇等护卫他们抽调了回来,专心训练火器的战术战法,甚至他还把一些后世的战术提前拿了出来,虽然还没有那些先进的武器,但战术可以先训练起来。
李伟不关注朝堂上的事,朝堂上却并不平静。
身在锦衣卫的陈肃,凭借着办案的便利,查出了许多勋贵的不法罪行,然后联合许多归附的文臣,对勋贵发起了一波反击。
但对此,朱元璋也是高举轻放,仅是下敕责斥一番,罚了些食禄便了事了。见此情景,陈肃也识趣的没有再乱来。
军器局里,李伟带着一群学生,守在一架长长的膛床之前,手上的铅笔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不停的做着修正。
这架膛床长达十多米,整体主要有钢材做成,中间的支架有螺纹调节位置。
这东西已经断断续续的已经费了他很长时间了,本来他觉得难度不是很大,然而真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李伟一边做着修正,一边跟学生们讲解这东西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这些孩子对动手的事情积极性倒是挺高的,个个精神集中,认真听着他的话。
现在方孝孺去了国子监,回来教学的时间也少了,幸好李伟有空了,不然这些学生就真成完全放养了。
在做好修正后,李伟命工匠重新调整车床首尾定位支架的同轴度,然后将准备好的一米左右的管件安置了上去。
随着水车的带动,管件缓缓转动起来,膛刀探近管件内壁,切出细丝。
在切削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向刀口位置添加切削液冷却润滑,这个东西直接用水和油做就行,不过加的时候有点麻烦,暂时只能用皮囊和竹管做的工具人工按压往里喷。
随着时间的推移,膛刀逐渐深入,而经过膛销的管件内壁则变得光滑如镜。
足足过了半个多时辰,这个一米长的管件内壁终于膛销了一遍,变成了一个缺体,李伟命工匠把它取下来,重新测量了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