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赵本怒视着他,大骂道:“你放屁!跟你没关系你怎么会在这?而且这些锦衣卫也全都是你的护卫,你这分明是借机公报私仇!我要见陛下,我要弹劾你!”
李伟闻言立即脸色一沉,冷冷的摆手道:“把他押下去!”
“是!”
吴勇拱手应是,将赵本带了下去。
之后吕唐和阿布就紧跟着将杜泽和刘仲质给带了进来,两人见到李伟后也是面色惨白,连连告饶。
他们两个虽然不算是墙头草,但也没好到哪去,都不是什么坚定的反李份子。
过了片刻,见没人再进来了,李伟便开口问道:“都齐了吗?”
“回大人,在京的八十三人已经全部缉拿,一个不少!”
吴勇回禀道。
“嗯,”李伟轻轻颔首,“那就让参加行动的将士都去歇息吧,留几个靠谱的,直接开审。”
“好的大人。”
说完这些,李伟又打了个哈欠,道:“你们也去歇着吧,留一个人看着就行,我就先走了。”
“大人慢走。”
吴勇和吕唐等人恭送,李伟带了几个护卫跟着,便回家睡觉去了,年纪大了熬不住夜了。
等他走后,吴勇几人便商量了下,随后吕唐自己留了下来,其他人也都依次离去。
监牢里,被分成几个牢房关押的官员们惴惴不安的私语着,尤其是赵本,由于品级最高,自然的成了这些人的主心骨。
“赵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李伟无官无职的,凭什么抓咱们啊?”
“是啊,别说他已经被革职了,就算他还是工部尚书,也没权力抓捕这么多朝廷重臣啊!”
众人议论纷纷,期望着赵本这个尚书能给他们个答案。
“哎,抓咱们的是锦衣亲军,他们不是说了,这是陛下交待的钦案!”
“胡说,那带队的人我认识,分明就是李伟自己的护卫,他这分明是记恨咱们的弹劾让他丢了官职,挟私报复咱们。”
“当初我就不该参与这事,现在好了,真是倒了血霉……”
众人喋喋不休,想要他给个说法,然而赵本却是沉默不语,他现在自身难保,哪还有心思搭理这些人。
李伟回家睡觉了,然而他们却是别想了,在李伟走后不久,吕唐便带人开始轮番提审他们,让他们根本没休息的机会。
次日早朝,鞭鸣过后,宫门开启,群臣列班进入。
这时群臣顿时发现身边的人少了一片,尤其是余熂和王时这两个尚书,更是孤零零的站在前排,身边已无他人。
“赵大人怎么没来?”王时低声向余熂问道。
余熂头都不回,淡淡的道:“不知道啊。”
王时心里狐疑不定,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顿时发现礼部和吏部的两个侍郎也没来。
“你们吏部的侍郎杜泽怎么也没来?”王时又问道。
“不知道啊。”余熂很是干脆的道,反正他既不是李党,也不是反李党,赵本这些人爱来不来,他才不关心呢。
王时:“……”
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你这个天官是怎么当的?
王时心里一阵腹诽,脸色有些不悦。
不过此时鞭鸣再响,他也只能跟着众臣一起进宫。
奏天殿上,有资格进殿的大佬少了一大片,之前因为李党的事,就少了两个尚书一个侍郎,再加上李伟被罢,六个尚书只剩赵本和他们俩个,现在赵本又没了,侍郎也一下少了俩,文臣班列中顿时显得稀疏了许多。
王时四下观望,心里惊疑不定的暗暗猜测着。
而高居御座的朱元璋却是对此视而不见,让群臣们照例问询奏事,至于没了主官的衙门,则点名传进来几个低等官吏暂代。
群臣们发现这一点的也不在少数,只是看陛下毫不介意的样子,他们也没敢开口询问。
早朝结束后,群臣们抽空四下打听了一番,那些被抓的官员家眷奴仆也纷纷主动去找自家老爷的旧识去报信,群臣这才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
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加上其他官员,总共多达八十多人,这可不是个小数!
虽然京官有一千出头,但是去下武官,文官这边数量也就几百人,这一个子去掉这么多,朝廷运转都受到了影响。
更让群臣惊慌的是这些文官都是直接被那个新成立的锦衣卫直接给抓了,而且只说是办钦案,连个明确的理由都没给,这还了得?!
群臣们一下子就炸了锅,原本已经散朝回自己衙门的官员也都纷纷再次进宫请见。
奉天殿上,众臣群情激奋,纷纷上奏。
“陛下,锦衣卫刚刚成立就无缘无故大肆捕拿朝臣,此乃乱政之举,臣请陛下申斥其首领,放归群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