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马皇后苏醒后,朱元璋还是经常来坤宁宫陪她,经过这件事他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平常的政务奏章都让朱标去处理了,他只在重要的事务指点修正一下。
“去年老五、老六都就藩了,今年咱打算让老七也去青州,等咱这些他们都成长起来了,咱大明的江山就稳固了……”
朱元璋陪在马皇后床前,低声诉说着。
原本安静倾听的马皇后听到此处,不由微微皱眉道:“老七年纪还小,要不要再等两年?”
朱元璋顿了顿,叹了口气道:“咱等不了,大明等不了啊!”
马皇后闻言,也是轻轻叹息。
自从去年开始,朱元璋就加快了让皇子就藩的速度,四子朱棣、五子朱橚都是二十才去就藩,然而去年,六子朱桢刚刚十七岁,就被他安排到了武昌,此时他口中即将去往青州的七子朱榑也不过才十七八的年纪,其急切的心情表露无疑。
“你也别光顾着儿子,不管女儿,福宁她们几个也到成婚的年纪了,你可别忘了。”马皇后轻声道。
“没忘没忘,咱已经让礼部去办了……”
李伟站在旁边听着这老两口聊家常,颇感无聊,只能暗中不停的逗小公主安庆,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抓耳挠腮的,不停暗示她身上有虫子。
安庆嘟着小嘴,生气的抬脚踢了他一下子。
朱元璋背对着看不到,马皇后更是对他们这些小动作视而不见。
又听朱元璋唠叨了片刻,马皇后也有些烦了,以前朱元璋忙于政务很少有空,现在放下大多政务,专门天天过来陪她说话,刚开始她觉得还挺好的,但过不了几天就够了。
“你不用忙政务了?”马皇后问道。
“咱把事都交给标儿了,你放心。”朱元璋道。
“标儿还年轻,你也得看着点!”
“知道知道……”
朱元璋说完后马皇后目光依旧盯着他,朱元璋怔了怔,有些不高兴的道:“行行,咱这就是去。”
朱元璋站起身来,看着马皇后道:“那咱可就走了?”
马皇后轻轻点了点头。
见朱元璋转身,李伟赶紧端正站好。
“你们俩,照顾好你们母后!”
朱元璋对安庆和李伟说道。
“好的父皇!”
“臣遵旨。”
李伟和安庆分别应是。
朱元璋叮嘱完,又转头看了眼马皇后,有些不舍道:“那咱可真走了!”
“走吧。”马皇后没好气的说道。
李伟也是撇嘴,暗道你再不走马皇后就该说滚了。
在马皇后近乎轰人的语气下,朱元璋终于转身离开了。
李伟和安庆两人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等候吩咐,马皇后看了他们一眼,笑道:“今天天气不错,你们陪我到御花园走走吧。”
“母后,你大病初愈,还是好好休息吧。”安庆有些不放心的道。
马皇后没有多言,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李伟。
李伟犹豫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气,今天天气确实不错,天气晴朗无风,而且现在也进入初夏了,气温也上来了。
“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好。”
李伟轻声说道。
安庆看了看他,见他这个“神医”都这么说,便也放心了一些。
李伟先行退出殿外,马皇后在宫女的侍奉下更衣,过了片刻才与安庆一起走了出来。
御花园就在坤宁宫的后面,离得很近,三人步行片刻就到了。
御花园里的景色让李伟感到微微诧异,这里并没有什么名贵花,有的只是一些野花树木而已,往里走了片刻,还有一个菜园子,给李伟的感觉就像是回了老家一样。
“这是我让人开辟的菜园子,大明的百姓不容易,这么多年战乱,饿死了许多人,我们这些皇家的人也不能忘了节俭。”
马皇后指了指菜园子说道。
“皇后娘娘说得是,正所谓一粥……什么都来之不易,半根线也不能忘了物力惟艰。”李伟赞同道。
马皇后听到他这半半拉拉的谚语,忍不住失笑,沉吟一下,出言纠正道:“不如这么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皇后娘娘说得好!”
李伟听着有点耳熟,立刻赞道。
马皇后说完自己也是怔了怔,细想一下不禁觉得此言发人深醒,正适合拿来教育皇家子女。
“你呀,平时也得多读点书!”马皇后笑道。
随后又嘱咐了一句:“回头你把这话写成个折子呈给陛下。”
“啊?这就不必了吧?”李伟愕然。
“让你写你就写!”马皇后皱眉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