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观群众一阵无语,他们觉得这家伙就是故意的,但是在官老爷面前,他们也不想多嘴,就沉默的看着。
“真的吗?你不会骗我吧?”
出于对昨天的经验总结,李伟专门给薛祥加了台词。
薛祥嘴角抽了抽,他实在不想把后面的词念出来。
“你说呀你快说呀!”
李伟着急的拽着薛祥的衣袖一阵摇晃。
“咳咳咳,不会不会,本官是工部尚书,当然不会骗你!”
老人家薛祥被摇得一阵咳嗽,迫不得已自爆身份。
百姓们听到这么大个官,顿时心里震惊无比。
京师人口数十万,尚书这种大官就几个人,也是非常罕见的人物。
同时他们也对李伟重复了好几遍的“不小心”损坏宝钞无罪的事情相信了几分,心里踏实了不少。
“那要是故意的呢?”李伟还不过他,继续问道。
“哼,杖三十,罚十贯!”
薛祥没好气的冷哼道,暗道这小子就应该杖三十!
“哦,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李伟拍了拍胸脯,长长的松了口气。
薛祥看得直翻白眼,周围的百姓也一阵无语。
“没别的事老夫就先走了!”
薛祥台词说完赶紧告辞道。
此时百姓的注视只让他觉得尴尬无比,恨不得转身掩面而去。
“哦没事了,这位尚书大人慢走。”
李伟一副并不认识他的模样相送道。
薛祥转身就走,脚步急促,比平时走路利索了数倍不止!
李伟目送他远去,然后才回过头来看着这群百姓高喊道:“看吧,只要不是故意损坏的就不会有事的。”
昨天来过的百姓此时已经明白了过来,他这是向大家普及律法呢,不过对于他这表演的浮夸程度,众人还是忍不住撇嘴翻白眼。
另外新来的百姓虽然不明白,但是跟身边排队的人一打听,也明白了这件事,顿时一阵议论纷纷。
“大家放心的把宝钞拿出来花就行!”李伟安慰了一句后又开口道。
“切……”
“就算是这样,我也要把宝钞留着,先把铜钱花完了再说。”
“就是,这种宝钞一看就很珍贵,等以后没钱了再花也不迟。”
然而百姓们却是不屑,虽然他们不懂宝钞里的门道,但是这种纸钞拿在手上感觉就不一样,那质感做工,妥妥的艺术品,就算没有弄赃帝王像的顾忌,他们也不舍得拿出来。
第206章 这是为什么
李伟听到这些话,心里也是喜忧参半,这些百姓虽说会把新钞拿出来花,但是却要等到没别的钱花的时候,这估计得等好长时间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狂踩印钞机,把铜钱、金银,全给收回来,然后只剩下宝钞这一种钱,那百姓们自然就只能用这一种钱了。
华夏一直是贫铜国家,以纸币代替铜币是件好事,至于金银更无所谓了,即便在后世这也都是贵金属,直接存在银行里当锚定物就行了,多多益善。
只是想要完成这个重任,以现在的印钞速度可不行,得再扩建印钞厂。
李伟顿时想到了户部的钞纸局,现在钞纸局和宝钞提举司都划归明皇银行了,但是这几天他忙着发行新钞,还没去接收,等接收了正好用来扩大印钞厂。
徐辉在的时候肯定不会配合,这两天他滚蛋了,茹太素刚上任,现在再去接手应该能顺利一些。
“嗯,明天就去找茹太素!”
李伟一边思虑着事情,一边拿着“不小心”弄脏的宝钞回了银行。
虽然还是问题重重,但是他的表演倒也没有白费,现在百姓们在收到宝钞的时候总算不像从前那样小心翼翼的了。
……
乾清宫,朱元璋结束了一天的朝会,回到宿舍还得批阅奏书,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比任何一个文臣武将都更加积极努力。
奏书上虽然有王本等阁臣写的简要,但是他发现这几个人能力真是不行,远不如吴伯宗那一波人,为了避免错失重要的政务,他不得不把每本奏书都详细过一遍。
将一本批阅完的奏书扔到一边,他又顺手去取下一本,然而这本拿在手中明显感觉不同,比其他的奏书厚重了许多!
朱元璋诧异的拿到眼前看了一下署名:茹太素!
看到这个名字,他立即就是脸色一黑,不用想了,这里面肯定是通篇废话!
要全是废话也就罢了,关键这个混账东西偏偏还经常会在里面夹杂几段有用的建言,你说看吧,得费老鼻子劲了,不看吧,这个混账提出的建言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