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孝孺闻言先是一惊,随即又恍然明白过来,这只是李伟欺骗孩子,为了调动学习兴趣而说的一句善意的谎言而已。
“这个李大人!”
方孝孺暗暗摇头,但是也没当场拆穿他,毕竟这也是为学生们好。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李伟却认真向这个学生解释了起来。
“其实空气和水一样,都是一种流体,我们可能用船桨划水来使船前进,那也一样能做一种桨来划动空气,从而飞到天上去!”
方孝孺听着他这些话,真是有点震惊了:“李大人,你是认真的?”
李伟转头看了他一眼:“当然了!”
方孝孺呆了呆,虽然李伟说的那些流体什么的他听不明白,但是看李伟这个样子,似乎真有信心做到飞天一样,令他只觉难以置信。
学生们没他这么复杂的想法,只觉得既然李老师会火系法术,那能飞天也是理所应当的。
顿时所有的学生又是一阵欢呼。
正好李伟今天也准备了一些能飞的小东西,就顺手拿了出来。
“来,大家看看这个。”
李伟拿出来的是用类似竹蜻蜓东西,下面吊着个纸杯,在其里面有一截比较细短的弓弦,是用动物筋做的。
弓弦缠绕在竹蜻蜓的转轴上,纸杯子上也支起两个翅。
“你们都玩过竹蜻蜓吧?”
“玩过!”
这些学生都是工匠家的孩子,竹蜻蜓这东西并不难做,这些小孩子大多都玩过。
“其实那就是一种旋转的桨,它在旋转的时候,就会划动空气,从而推动竹飞上天去。”
李伟先是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才指自己手中的这个小玩具道:“平时大家玩的都是自己用手搓的,我这个就不一样了,它会自己转。”
说着,李伟将竹片倒转几圈,然后将这个东西向前举起来,轻轻松手。
在弓弦的弹力带动下,竹片迅速旋转了起来,带着这个纸飞杯飞上了天空。
“看,这就是科学,只要掌握了科学,我们就可以做个更大的,到时候就能带着我们飞上天空了!”
李伟指着飞上天的纸杯飞机道。
学生们都跟着抬头仰望,看着这个东西越飞越高,纷纷拍手叫好。
方孝孺看着这个东西,他好像大概明白了李伟所说的科技是什么了,那就是很高的工匠技艺,高到可以改变世界,就像传说中的鲁班那样。
只是,工匠的技艺真的能高到这种程度吗?
方孝孺微微皱眉,心里有些不信,甚至对李伟说的科技也产生了怀疑。
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纸飞机一直飞了四五米高,才掉落了下来。
李伟走下台将其捡了回来,然后将之拆开,开始给学生们讲解其中的原理,并布置作业,那就是让他们自己做一个这东西。
手套着火的实验还是有点危险的,不适合让这些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但这个东西就没问题了,而且这个玩意也复杂,正适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忙活了半天,李伟总算将制作的方法教给了这一百单八将,并将原理给他们仔细讲解了一遍,寄希望于他们能努力学习,将来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李伟来到大明也差不多两年了,有很多东西他都想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做出来,不是他不会,而是真没精力,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工部侍郎他得干,明黄商会也得忙,这几乎就相当于一个上市公司老总加高官干部的工作量了,现在又有个书院,哪怕他经常偷懒,把属下能干的活都放权下去,也依然是忙不过来。
要是不赶紧培养出一批得力的学生来作为助手,恐怕他的许多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了。
让学生们收拾好东西回屋,李伟和方孝孺也回了办公室。
两人歇息了片刻,方孝孺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大人,你说的科技,就是这些工匠技艺吗?”
“差不多吧。”
李伟闻言微微一愣,随口敷衍道。
其实说科技是工匠技艺也对也不对,工匠技艺只是科学应用的一种形式,事实上科技的应用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绝不止工匠技艺这么简单。
只是他现在说这话,方孝孺也无法理解。
“靠这些工匠技艺,真的能做到人耕百亩田,产量十石以上?”
方孝孺有些怀疑的问道。
李伟瞥了他一眼,明白他是怀疑起了科技的价值。
想了想,李伟道:“你应该见过水壶在烧水的时候,壶盖会被顶开一跳一跳的吧?”
方孝孺微微颔首:“见过。”
“那就行,你看啊,如果我把这个壶盖连到一个杆子上,然后杆子接到轮子上,只要结构设计的合适,是不是就能推动轮子转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