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不多,但能凭几句话赚到这些也不错了。
朱元璋没有拖延,直接从小盒子里拿出了五十贯给他。
李伟顿时更有劲头了,立刻打开计算器给他介绍了一下,可惜,这玩意虽然先进,但在老朱眼里,重要性也不是很大,毕竟人家有算盘,也能算,再复杂的运算暂时也用不到。
接下来相机到是引起了老头的兴趣,教会了之后,拿着手机对着自己的老脸照个不停,一阵嗨嗨嗨的傻乐,高兴之下又赏了李伟一百贯。
他把手机上的APP翻了个遍,扣扣什么的都不能用,电商更白搭,其他的录音跟相机功能相似,也卖不了多少钱。
这上面大多数的APP离了网络就都废了,就算有网,那电商什么的也送不到大明来,除非开个脑洞。
李伟有些犯愁了,好不容易有个赚钱的机会,难道就赚这么点?
“陛下,我这手机上还有几部学习资料呢你要不要?”
李伟试探着道。
正在自拍的老朱,闻言顿时脸色一黑,喝斥道:“你把咱当什么人了?不要!”
李伟翻了个白眼,你快得了吧,电脑上的你可没少看!
思来想去,手机似乎也没什么像地图这样的东西了。
想到地图,李伟突然又想起了几个重要的东西,赶紧道:“陛下,我知道几种重要的农作物,随便种种亩产都可达千斤以上,不过就是产地离得比较远,要弄过来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哦?快说说,在哪?”
朱元璋惊喜的问道。
他以前就利用小公主从李伟口中得知了后世的粮食产量极高,只可惜那种高产作物都是历时数十年培养起来的,一时半会也做不到,所以就没急着安排这件事,现在听到有现成的高产作物,顿时大喜过望。
李伟接过手机,打开地图给他指了指南美洲的位置。
朱元璋脸上的喜色顿时一滞:“这么远?”
“嗯。”
李伟无奈的点了点头,道:“这里有红薯和土豆,都是高产作物,亩产可达两三千斤,而且不挑地,很容易生长。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树叫做橡胶树,所产的橡胶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
朱元璋听到亩产两三千斤,不由得心神大震:“真有这么高的产量?”
李伟点头道:“是啊,如果种的好说不定还不止呢。”
如今大明与后世的作物差不多,南方水稻,北方小麦,南方还好一些,江浙等富庶之地亩产能达到四五百斤,北方就比较惨了,仅有二三百斤(南方两季北方一季)。
若是有了这亩产两三千斤的好东西,那……老百姓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吧?
朱元璋面色凝重的盯着南美洲的位置,橡胶是什么他不知道,但是这红薯和土豆高产作物,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势在必得!
过了许久,他才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对李伟笑道:“你这个消息很不错,虽然此地看似遥不可及,但是这两个东西对咱大明很重要,咱会让人想办法的,嗯,这算你一功,咱再赏你千贯!”
李伟欣喜的接过宝钞道:“谢陛下!”
嘿,这钱来得真快!虽然他现在有明黄商会,但是钱都在商会里压着呢,要分红得年底才能到账,他手里的现钱并不多。
“还有什么?你再想想,咱这里钱还多得是!”
朱元璋拍了拍小木盒道。
李伟瞅着里面的宝钞,眼馋得不行。
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值得说的了。
其实好东西大多还是得靠他自己造,比如蒸汽机什么的,但这些东西一时半会的也拿不出来。
实在想不到别的,李伟只能叹着气摇了摇头。
“真没有了?机不可失,你再想想!”
“真没有了。”
李伟恋恋不舍的将目光从小盒子上移开。
“嗯,那好吧。”
朱元璋见他如此,略有些失望,不过想到红薯和土豆这些,又露出了些笑容。
李伟高高兴兴的正准备将到手的一千多贯宝钞收起来,朱元璋见此,脸上的笑容却是突然一收,暴喝一声:“大胆李伟!你可知罪!”
李伟手一哆嗦,傻傻的瞪眼看着他:“我……我怎么了?”
“你诅咒君王,还敢不承认?”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咱骑车的时候,你诅咒咱摔倒!”
李伟恍然,你说这事啊,我那是诅咒你摔死,不是摔倒。
不过刚才你不说,现在提这事是啥意思?
“那你想怎么样?”
李伟小心翼翼的问道。
“哼,罚款一千……嗯,一千二百五十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