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所有的制度草拟完,李伟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将其认真的抄写成奏书,上呈给朱元璋看。
次日,朱元璋一下朝,李伟就将这个商会管理制度的奏书交给了他。
朱元璋看着这个奏书,脸色越来越凝重,这是一套组织严密的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他没想到这个狗东西还有这本事。
更重要的是,他敏感的在这上面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制度结构,跟他的集权统治恰恰相反!
“不行!”
朱元璋面色难看的直接否定。
李伟早有心里准备,他知道这上面许多处朱元璋肯定不会同意。
“陛下有哪些地方不满,可以再改。”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这个什么股东会直接取消,会长副会长和监事的人选都由咱来指定,你有好的人选可以给咱举荐,但必须由咱来确定!往下再设什么都随你。”
朱元璋直接砍掉了股东会,将会长副会长和监事三人放在最上面,并且将任命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轻松几句话便让李伟妄想稀释股份踢他出局的想法胎死腹中。
李伟听到这有些意外:“陛下,你占股七成,按照同股同权,其实也是完全由你说了算的,没必要砍掉这个股东董事的制度吧?”
“哼,必须去掉,不管咱占七成还是占一成,都是咱说了算!”
朱元璋强硬道。
“行吧。”
李伟无可奈何,反正都是你说了算。
“这个沈经是谁,怎么在这上面?”
朱元璋问道。
“哦,他是一个商贾,我三成的股卖给了他一成,陛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经商这种事还是要找商贾来做比较好。”
“你卖了一成?卖了多少?”朱元璋好奇的问道,沈家他知道,很有钱。
“十万贯。”
李伟淡定的道。
“多少?十万贯?”
“是啊。”
朱元璋震惊了,这一成就卖了十万贯,那他这七成,是不是就能直接卖七十万贯了?
李伟看出了他的想法,于是问道:“陛下要是想要的话,我可以把这十万贯给你,换你一成的股。”
朱元璋有些心动,但看李伟一副不安好心的样子,又有些犹豫,这狗东西做生意还是有一套的,说不定这个商会真能赚大钱呢?
思考了片刻,最终朱元璋还是没忍住,同意了把自己的七成股卖掉一成给李伟,让李伟将这十万贯给他。
反正七成股都是白来的,将来若是看着情况不对,他就再把这一成要回来!谅这狗东西也不敢不给。
一成股卖十万贯现在看虽然挺划算的,但是李伟对明黄商会有信心,有沈家参与,又有皇帝背书,将来这一成股绝对不止十万贯。
第61章 商会起航
经过朱元璋的修改,现在明黄商会变成了由会长、副会长和监事三人掌管,皆由朱元璋指定。
除此之外,下面的职位名称也调整了一下,改成了大明朝比较熟悉的账房、大掌柜、少掌柜这些,李伟想了想也觉得这样比较合适,毕竟他那些称呼是后世的,现在的人可不明白,到时候还得跟下面的人重新讲一遍,怪麻烦的。
另外还有皇家作坊和兵仗局、军器局制造的东西如何定价的问题,目前全国最优秀的工匠还是掌握在皇家和朝廷的手中,这些人对李伟的作用非常大,以后各种新产品的研发估计还是得在这兵仗局和军器局这两个地方搞。
李伟跟朱元璋商量了一下,最终确定以成本加价三成利的价格交给明黄商会,明黄商会再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制定售价,朱元璋觉得三成的利已经很高了,而且明黄商会也是他拿大头,就没跟李伟计较,不过什么能卖不能卖必须经他批准。
这件事很重要,李伟也赞同。
之后李伟把这些专门全写在了奏书上,一起交给朱元璋,让他给御笔批红,到时候他再赖账自己就有证据了。
搞定了这些,李伟终于能放心的搞钱搞事业了!
离开皇宫,他就马不停蹄的找来沈经,将跟朱元璋定好的商会制度跟他讲了一遍,然后便开始制定商业计划。
他打算把比较简单的民用产品,像肥皂这些,都放在商会下面的作坊自己生产,至于比较困难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发的,尤其是能军用的技术,那是必须要放在兵仗局和军器局去的。
其实除了肥皂之外,还有很多比较简单又很赚钱的东西可以造,比如蜂窝煤、香水。
蜂窝煤就是煤加黄土加水混合,用煤球机挤压打成个就是了,香水也简单,各种花瓣香料捣碎,混合酒精一起煮,然后再过滤掉碎渣,就是最简单的香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