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排打完第三排,第三排的也打完之后,最早开枪的第一排士兵也已经装弹完毕了。
就这样三排士兵来回切换,枪声连绵不绝,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看台上的将领们都看傻了,这还是火铳吗?还能这么打?
照这个射击速度,骑兵想冲到这样的队列面前来,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台上的武将刚开始看到这看起来威风,实际上行动呆板毫无实战作用的小队还没放在心上,只当是陛下安排的一场表演罢了,但当他们看到这么密集的火力,立时就齐齐变了脸色。
徐达此时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如此火器,若是让步兵大规模的装备,那……那还用得着害怕骑兵吗?
“陛下,这火器威力如何?多远能破甲?”
徐达激动的颤声问道。
“两百步内,皆可破甲!”
朱元璋呵呵笑道。
“什么?两百步!”
徐达震惊的睁大了眼睛,两百步的距离,虽然命中率肯定很差,但面对大规模冲锋的骑兵,如此密集的目标,还是能打中不少的。
他在心中默默估算了一下,骑兵全力冲锋的话,要冲过两百步的距离来到这样的队列面前,差不多要经历十轮射击(大约四五十秒)。
十轮啊!如此密集的火力,能抗得住吗?
平均每个骑兵都要面对十次枪击的话,得全都躲过才能冲到这些人面前,骑兵这么大个目标,能躲得过吗?
再加上这火器强大的破甲能力,就算是重甲骑兵也不一定挡得住吧?
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多,大明的骑兵少,开战时经常要步兵对骑兵,虽然大明的步兵数量众多,但往往也占不到便宜。
但有了这火器,那就不一样了!
“这……有此神器,北方可定啊!真是天佑大明,天佑陛下啊!”
徐达震撼的感慨道。
“哈哈哈……”
听到自己麾下第一大将都这么说,朱元璋顿时开怀大笑!
徐达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他说的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燧发枪的巨大威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55章 咱可不是针对你
其实这种枪阵面对骑兵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面对骑兵冲锋时,依然要保证队形的流畅,不能被骑兵一冲就吓得自乱阵脚。
这对士兵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知道骑兵冲锋时那种排山倒海的威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要让士兵在这种冲锋面前保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谓十轮射击那是建立在这些士兵誓死不退,并且能在骑兵冲锋面前依旧队列整齐切换流畅才行。
不过枪阵有缺点,骑兵自然也有,他们也不是个个悍不畏死的人,只要伤亡到了一定比例,恐怕等不到冲到枪阵面前就已经溃散了。
而在骑兵冲过这两百步之前,列队的枪队就是零伤亡,冲锋的骑兵可不是。
李伟在指挥枪队向五十步标靶射击了几轮之后,又转向了百步靶,砰砰砰一阵枪响后,再次转向一百五十步的标靶。
标靶是加大设计的,而且命中率也不是他演示的重点,反正只要火力够密集就行了。
在实际使用中肯定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武将们自己慢慢去摸索了,他又不是军事专家,用兵的事也都是外行看热闹罢了。
“皇兄,这是什么火器?威力竟然如此厉害!”
朱棣此时两眼放光的看着校场上的阵列,急切的向身边的朱标问道。内心之中无比的惊喜!
他虽然年轻,但他的眼光也并不差,此刻他甚至已经想到了未来战场上以火器为主导的战争场面!
“这个叫燧发枪,就是场上那个指挥军阵的李伟发明的,这枪阵也是他想出来的。”
朱棣听闻此言,顿时将目光投向李伟,那眼馋的模样仿佛见到了绝世美女一般。
“李伟?是那个向陛下建言废除中书省的李伟?”
“呃,正是。”
朱标有点尴尬的说道,自己的老爹这么坑人,让他这个当儿子的深感脸上无光。
“李伟,真是个奇才啊,李伟……”
朱棣听罢,远远的看着李伟,口中小声的念叨着。
在向一百五十步的标靶放了上百枪后,李伟下令停止了演示,将队列带回了看台前。
“启禀陛下,枪阵演练完毕,请陛下训示!”
“好!”
朱元璋满意的喊了句好,随即才又说道:“李伟,你有大功,朕要重赏!”
李伟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喜,暗道这把稳了。
“传旨,李伟制造火器,编练军阵,巧夺天工,任命为工部侍郎,秩正三品,并继续兼领内阁事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