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些铺子在发现皇店里也售卖这种东西的时候就去打听过,但是吴奇听到他们竟然要赊欠货物,当场就给拒绝了,开玩笑,这可是皇家的店铺,你竟然敢赊欠皇帝的钱?小命不要了?
沈经听完这些,只觉自己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经商方式。
这个明黄商会,有独家货源,照这种铺货的模式,很快就能占领全城的大多数店铺,而且在这之后若是从其他商家集中大宗采购,然后向店铺提供其他货源的话。
那岂不是等于垄断了全京师的店铺销售渠道?到时候想在京师卖货的商家全都得看他脸色,这……这太可怕了!
李伟确实是像他想的那样做了,不久便开始供起了其他货品。
至于生产商那边,本来就是大宗批发价格更便宜,李伟采取团购的形式集中的订单跟那些自己来批发的店铺散家比,自然要大许多倍,价格当然也好谈了,虽然没能压到七成,但也有个八成左右,这就需要垫资了。
李伟做的比较谨慎,都是挑那些信誉比较好的店铺开始小批量的垫资,顺利回款之后再谈别的,慢慢的做起来……
第52章 老朱是个好人啊
李伟这边生意火爆,吴奇那里却是惨淡经营。
皇店的情况与李伟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又无可奈何。
他一个久居深宫的太监哪里懂什么商业呀,遇到李伟这么新奇的商业模式,简直打的他找不着北,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输在哪了。
不过他也不是个傻子,不但把价格降到了和李伟一样,而且在其他方面也紧跟李伟的步伐,什么打折优惠,小故事小牌子的统统照搬,可是依旧不能扭转局势。
其实他只看到了表面,没学到精髓,李伟主要是把自己的商品搬到了别人的平台上,店铺是得了利,他也省了租店买店的钱,虽然让了一小部分利,但达到了合作共赢的效果,因此才能迅速的打开市场。
吴奇自然不懂这些,在他心里别人就该来更大更好的皇店里买东西才对,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正所谓店大欺客,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眼中,官家向来是仗势欺人的,他们能在小店里买,就不会去大店里找气受。
虽然朱元璋得天下后对官吏十分严厉,官场风气好了许多,但元末这么多年的欺压与腐败,老百姓心里早就对朝廷失去信心了,这个新生的王朝想要重建官方的威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到了二月,李伟忙的连元宵节都略过了。
不过相比元宵节的热闹,他更喜欢自己在家数钱数到手抽筋。
今天是运营一个月做总结的日子,李伟把账目清理了一遍,得出结果,这一个月的赢利接近两千贯!
这可是比自己摆摊赚的多太多了,虽然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还是值得的。
“老朱是个好人啊,感谢老朱!要不是他把秘方抢走,逼得我不得不稍微动了点脑筋,我也不会赚这么多!哈哈哈……”
李伟看着账目上的金额,开怀大笑,顺便感谢了一下把他逼上了创业这条光明大道的某朱姓老头。
“来福,召集大家伙开会,今天我给大家发工资,除了应得的酬劳之外,每个人多发一贯的奖金!”
李伟满脸笑容的吩咐道。
“谢老爷,老爷真是个大善人!”
来福一边感谢一边拍马屁,李伟开始时就给他说了,他也有工资可以拿的,除了跟帮工们一样的底薪外,还有按总销售额算的抽成,虽然抽成比例比货郎的低,但是随着货郎越来越多,他按总额抽成得到的只会比货郎更多。
李伟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先是说了一些场面话,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然后就痛快的开始给大家发钱。
听到李伟说要另外多给发了一贯钱,这些帮工和货郎们都激动的嗷嗷叫,李伟笑着看着这些跟自己干活的人,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
在李伟这边庆祝丰收的时候,吴奇也到了宫里跟朱元璋汇报。
“这个月赚了多少啊,快给咱说说。”朱元璋满脸期待的问道。
“这个月一共……一共卖了一百五十贯钱。”吴奇支支吾吾的说出了这个月的业绩,心里充满了担忧。
听到这个数,朱元璋先是一愣,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卖了多少?”
“一百五十贯。”
吴奇又重复了一遍,这次他听清楚了,只有一百五十贯。
“混账!你竟敢糊弄咱,你真当咱啥也不懂吗?”
朱元璋怒目圆睁的盯着这个狗奴才,他虽然不太懂做生意,但他知道以前李伟自己做自己卖的时候,一天还能赚十几贯呢,现在他安排了这么多匠人,这么多皇店在卖,怎么也不可能只有这么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