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一直留神听着兄妹俩的对话,对黑豆的说辞颇不以为然。顾杜两家可是皇商,有的是消息门路,像现在这样不荒不灾的年头突然大量囤积起米面粮食来,只能传递出一个信息——朝廷很快就会有动荡了,其中最有可能的一个就是大宋要对外开战。
前头他还在李妍年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听到过一耳朵,说是去年地里收成减了不少,加上今年天气这样反常,下雨的天气屈指可数,不难预估到今年这些种地的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话说得好,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打战,军需补给里最紧要的就是粮草一项。朝廷如果真的要对外开战,那么朝廷自然会有增收赋税的举措。农民手里的余粮少了,要活命就得买粮。而到那时候,顾杜两家已经偷偷摸摸地低价囤积了半数米面粮食,卖多少价格自然由他们两家说了算。
赵旭眯眼盘算了下,朝廷前年才和大金交过手,输得一败涂地,以朝中那伙文人一贯欺软怕硬的秉性,这次就算要再对外开战,捏大金这颗铁打的柿子的可能性也不太大。而另一家外敌,大辽,这几年内部纷争不断,又有近邻大金时刻紧盯着,时不时打压上一番,实力大不如前。
金,辽,宋……
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奇思狂想,朝廷会不会打着和大金合作,然后一鼓作气共同灭辽的算盘?
赵旭内心不住惋惜摇头。
他的猜想要是成真,那朝中那般文臣也真是读书读得太多,脑子都读成浆糊了。
合纵制衡之道,连他一介弱冠都晓得的道理,偏偏他们这些披了官皮的大人们都不懂得吗?
和金之力灭辽,那无异于重蹈六国覆辙。如今之势,金盛,宋弱,辽更次之。大宋精兵虽然打不过大金骑兵,但和辽联手,还能勉强与金人相抗衡。大辽之于大宋,近乎唇齿相依。若唇亡,则齿寒。
如果朝廷真的打算与辽出战……赵旭忍不住暗骂一句,这帮文臣,昏,实在是昏!
李妍年不知赵旭所想,她不过是古代一个再渺小不过的农户女子,更没有渠道接触到有关朝堂,有关国事的消息,连自己身处哪个朝代都是打探了个把月才弄清楚的,就是放开了猜也猜不到赵旭那么深远的程度。
她直觉顾杜两家大量收购粮食这事儿其中必有猫腻,但见识所限,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跟黑豆交代了一句:“哥,这事你还是上点心,在店里多听听那帮子苦力聊天时都说些什么话,有紧要的事情,你回来一定记得跟我说。大舅舅他们那里,我上次让你带的话你也带到了吧?”
黑豆有些赫然,李妍年之前交代的事情他一直瞒着没跟张大宝他们说,打算是等自己跟齐老三他们打听确切了,再和舅舅们嘱咐也是一样的,免得平白让长辈们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