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188)(1 / 2)

几乎在船长说出这些话的瞬间,轰隆一声,指挥部后方的大门被攻破。

虫子们蜂拥而入。

里面的战士全都拿起武器开始了扫射。

进来的一只机械虫用身躯硬扛着子弹,却没有发起攻击,而是用古怪的合成音开口道:投降不杀。

第461章 四支舰群

投降不杀!

声音通过特殊的方式强化,能够不受噪音的影响,传遍整个总指挥中心。

这话使用星河帝国的语言,一出口,原本还抱着必死决心的战士们马上就陷入了犹豫。

能活着,没有谁不想活,这些敌人有多恐怖,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么多人一起扫射,打在机械虫的身上,结果像是挠痒痒一样,大部分都被能量盾给吸收了。

虫群学习其他文明的技术,然后转化成生物器官运用到自己身上,并且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展得比原主人更好。而且不可能被模仿。

投降不杀。

机械虫双臂下端的盖子打开,喷出了一束红色的光,在右侧区域扫荡了一下,一排战士当成被切成两段,倒在了地上。而原本被认为很难攻破的前端外壳,也出现了深深的烧蚀痕迹。

舰长,要不要放弃?一名战士的手颤动着扣动扳机,对着舰长大声询问。

不准投降,坚持到最后!

砰!

一发小口径的子弹穿透了舰长的身体,巨大的停止作用使得外骨骼装甲下的肉体支离破碎。这已经不是空腔效应了,穿破前端外壳的子弹无法突破后侧的外壳,在骨骼装甲内部来回反弹搅动,反复数次后,破开了舰长的头颅,从前方的口子中飞了出去。

血浆乱溅,还混杂着粘稠的血肉。

啊,投降,我们投降!

见到这种残酷的画面,之前询问要不要投降的战士一下子丢掉了武器,跪在了地上。

其它战士见此,也纷纷丢掉了武器。

外壳破损一部分的机械虫慢慢地走了进去,周围的虫子包围了全场剩下的人。虽然战舰内部还有局部区域在负隅顽抗,但整体上,已经落入虫娘族的手中了。

脑虫准备进入该船体,意识接入智脑,准备收集相关科技信息。准备研究这艘船上的技术,顺便对目标个体的基因情况进行研究。

洛雅在精神交流中说了一句,退出了边界号内部的观察。

漂浮在外太空的虫子们开始飞回了舰队的内部,这个星空母舰群将成为第四支突破到圆盘星系的大型舰队。

10年内,虫娘族将建设50个这种规模的舰队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建造其它的船只了。

比如运输船,就一直没有停止建造过,大型、中型、小型如今的运输能力,完全能负担文明内各星球任何数量的运送。但更多的船只还在建造,这是为了将来能够投放个更多的军团,丢到敌人的星球上。

脑虫1号开始筹备了护卫舰自动生产计划,准备运用器官生产流水自动线路,批量生产护卫舰。

虽然护卫舰体积较小,武器设备相对大型船只弱小了很多,却胜在批量生产,成本较为低廉。

只要内部的装置一直跟得上虫群发展的更新换代,那么这种小型号的船只将永远也不会淘汰。它们的数量多了以后,在虫娘帝国内外来往运输的运输舰就不再需要主力舰队的护航,而能以数量众多,成本低廉的小型船只来作战。

洛雅跟随着舰队来到了圆盘星系外围,虫群的前哨星球。

这里距离联盟的守备基地只有几十光年,虽然很近,可是要被对方发现,难度还是不小的。

其中一套护卫舰的生产线就将在这里进行建造。

毕竟是跨银河的进攻,几十万光年的距离光是航行也要航行很久,洛雅不可能总是在家里生产了大量的舰队后,消耗巨量物资将它们运输过来。

所以生产线建立在前线,也是必须的了。

护卫舰的数量可以弥补虫群战力成型前的不足,很多小规模的战场都可以由这些舰船进行战斗。必要的时候,护卫舰可以增援主力舰队,做到断后、牵制等作用。

洛雅计划这第一个前线基地,要在半年以内建成,并使得产量达到每个月100艘。

而在一年后,这个基地的月产量会达到300艘的样子。

这样一来,只靠着前线基地,每年就将有3600艘护卫舰投入前线,用它们可以牵制住大量3级以下文明的舰队。而超过三级的敌人,就靠不断扩充的星空母舰群。

洛雅在主力的发展上,一向求精而不求多。也就是说,单一舰队的规模是不断增长的,而舰队群的总数量却增加的比较慢。

最终的目标是将现有的每支舰队都打造成规模超过千艘,能够轻松应对多支舰队的超级集团。

未来,虫群的入侵将以星空母舰群为单位。这种模式有点类似毁灭者的中枢舰队,不同之处在于,虫娘族对基因信息的传递是瞬时的,而不是等待十年。不同舰队群之间的调配也要高效很多,在每一艘船都配备了超强牵引装置的情况下,战场之间的增援也将无比简单。

随着第4个舰队群进入轨道,虫群已经在圆盘星系周边区域保留了3个大型舰队。

虽然总船只数量不超过500,但都有以一当十的实力。

星河守卫联盟,星河帝国附近区域。

一处大厅中,几名高位的男子靠在沙发上,悠闲地聊着天。

当然谈论的内容就是关于前线边界号飞船阵亡的事情。

在一个舰队下坚持了20多分钟,我不知道该说这艘船成功呢还是失败。还好边界号给了我们建造这种类型船只更多的经验,也许能让其它文明建造更多类似的船只,当然得加大体积。

为什么不建造和边界号一个型号的船?总是改变型号,这不利于数量的增加。这些年来,星河帝国一直在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艘战舰型号刚刚没出几天,就马上把精力投入到下一艘船去,明明老船积累了这么多优秀的工人和工程师,能以更低的成本批量进行生产。

皇帝陛下,您的质疑我们都明白。但是在遇到强敌以前,帝国根本没必要浪费这么多的钱,去生产几百年乃至几十年内就可能被淘汰的船,这是一笔不必要的开销。除非老船退役,才有必要拿新的型号代替。

边界号的成本不高,只要你们批量建造了,反正使用的是盟友的资源。

是的。

第462章 攻击基地

战舰的成本遵循一个原则,即第一艘船的成本是最大的。包括研发、建造、试验等一系列的步骤都需要摸索,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现许多的错误。

但是,只要第一艘建造完成,那么之后的战舰建造就会轻松不少。

星河帝国往年建造的船只都遵循10:6:3:2的成本。

即第一艘的成本是10,那么之后6艘的成本平摊下来,每一艘就只有6。再之后建造三艘,平均每一艘的成本只有3,再往后,也就是从第11艘开始,往后的船只成本将变成2,也就是从第11艘开始,建造成本会降低到第一艘的五分之一。

而建造效率上,之间的差异更明显。

往往一艘10年才折腾出来的船只,从第二艘开始,工期就能缩短到两三年,等到技术应用更加成熟,对应生产线出现后,这个工期还要继续缩短。

皇帝陛下,现在是危机时刻,我们面对的是很可能与我们相当,甚至超越我们的文明,因此边界号的批量建造确实该提上日程了。这种就连低级文明都可以参与生产的武器一旦铺开,产量将极为惊人。而我们

我们就生产皇家母舰型号吧,最先进的,争取批量。好的船只不能只生产3艘。

最新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病秧子穿成渣A后 [综漫] 霍格沃茨的凡多姆海恩 [网王同人] 属于立海的荣耀 [综英美] 纽约人民受难史 [综漫] 叶藏宰,但是名柯 [柯南同人] 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 [综英美] 奥特大舞台,有活你就来 [综漫] 太宰今天和琴酒在一起了吗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