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135)(2 / 2)

加速过程很慢,最高可能都不会超过光速。

护卫舰虫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一点,也就不在意了。它也登陆到了B42上,将一部分的主力炮灰虫和史莱姆丢了出来。

史莱姆的适应力还真强。

洛雅越来越喜欢这种能提供营养,还没什么危险的生物了。

打个哈欠,没有管这边的事情,她开始寻找其它的小虫娘一起玩。

随着小虫娘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后新宝宝的名字她都快不知道了,所以照顾新生小虫娘的任务都交给了那些比较年长的虫娘们。

3级大脑下,洛心她们即便再不靠谱,至少照顾幼崽这种事已经能办好了。

蠕动到积木城堡的里面,正巧看见一只小小虫娘睁着星星眼望着天空:哇哦,我想飞上天。

洛音伸出两只手捏了捏她的脸蛋:你只是一只蠕虫,不要有这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呜~呜呜~

洛雅满头黑线。

靠翅膀好像真没法飞上太空,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已经提供不了远离地面的升力了。

而魔法,好像也找不到切实有效的手段。

洛雅来到了两只虫娘旁边,虽然洛音已经成年了,但还总是一副呆萌样好吧,这也是虫娘们共同的特点。

为了母星的环境,洛雅早已限制了分支虫群的发展,它们被转移到了外星球进行繁殖。

更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好环境,洛雅有计划移植一部分植物和土壤到其它的棋子大陆上去。然后想办法从天空中搬运冰下来,融化成海洋。

当然,如果那冰块中有不好的元素,她也会想办法清除掉。

运冰的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来回的距离很远,消耗的能量也很大。哪怕现在有空间膨胀技术,可以在运输虫内部开辟100倍大小的空间,一次也只能运输625万立方米的冰。这相当于160次来回才能运输一立方千米的冰块。

确实太慢了,但是洛雅有一个效率高的计划。那就是对超大块的冰晶天体进行加速,使其缓缓地运动向母星的天空。

可能好多年以后,它会自己运行到母星附近,然后再借助飞船来回搬运,将其整个运输到地面上。

洛雅有点等不及,于是决定研究星球改造,将气候不太适宜的星球变得适合某些生物生存。

而改造的第一步,是依靠虫群自身进化出一种耐高温和低温的植物,以光合作用的方式,慢慢将一些星球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

对没有大气的星球,则更干脆地制造化学变化,使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气这些。

有了大气,能够更好地保温,使得昼夜温差减少,并且抵御一定的太空辐射。这样的星球必须要在宜居带,距离恒星太近或者太远都不行。

有植物,那么死亡的植物会变在细菌作用下腐败,再加上星球本身的风化作用,日积月累形成一层层有营养的土壤。虫娘们可以主动加速这个过程,利用史莱姆等吞噬岩石,产生营养物质。然后植物大量吸收营养繁殖,最后泛滥,之后主动凋零一批,再继续繁殖。

外太空的环境本身就很难维持细菌等微生物的生存,因此第一批的改造是非常重要的。

而有了植物以后,可以先建立虫娘族自己的生态圈,让小甲虫在这颗星球上繁衍,它们死亡后也是新的腐殖质。

洛雅的计划很好,其中最难的过程反而是运冰和大气改造了。那可是大工程,换做一般文明就算再怎么努力,恐怕也要不计其数的日子。

在运输船外可以特化一种体积特别大,内部空间膨胀特别厉害的船。

其实到现在为止,运输船都没真正内部空间膨胀过,反而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了空投球里。这是为了让更少的空投球运载更多的虫子,从而减少球体的产量。

洛雅这次的计划是研究一种没有战斗力,完全由光板包裹,依靠太阳能和聚变引擎驱动的薄壳船体。

说是飞船,其实就是一个发动机加一个完全包裹住的太阳能板。内部使用100倍的空间膨胀技术,一次性将100立方千米的的冰块丢到目标的星球上。

这样一艘的成本可能还不及运输船的十分之一,完全就是一个薄壳,一片几公里速度的陨石就能击穿。因此它们也是一次性的,直接在太空中建造,然后往地表一丢,不需要脱离星球引力进行起飞。

理论上,进行十亿次以上类似的运输,才能制造一片相当于地球的那种海洋。但洛雅并不是要造海,而是构建适合生存的空间。环境不需要太好,只需要能繁殖一部分高适应力的植物。

想到这一切,她便决定开始做了。

进化命令下达后,一只镰刀虫被带到了太空中,开始搜寻全族储存的基因信息,往薄壳的大腔室转变。

在它开始改变的同时,洛雅也让脑虫们考察适合改造的星球。

最后决定改造A22。

除了制造大型运输虫的成本外,其动力多数来自于太阳能板,仅有加速过程使用一定的聚变能量,因此还算是节省。

冰晶星球使用柯伯伊带的小天体,将其切碎融化,装到内部空间,然后来往运输。

第329章 星球改造计划

洛雅以此刻的母星为原点,将空间分成了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那么相对来说,A22在其正前方偏左22度,偏上6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有微小改变。

这是一颗距离恒星适中,且直径为6900公里的固态星球。

地表有少量甲烷,大量的氮气和30%的二氧化碳,以及0.6%的其它气体。在距其1.3亿公里外,就有一颗存在着星环的气态行星。那里环绕着数不清的冰晶天体,且物质结构非常的单一。

洛雅刚开始的计划是用大型运输船把冰块运输到A22上,但发现每次丢下去一艘薄壳船还是有些浪费,于是在船体内配置了喷射口,以便将液体喷射向星球的地表。

这样既免于登陆撞击,节约成本,让飞船重复利用,又能节省时间。依靠着布满全身的太阳能光板,以及内部的核燃料,它能够无休止地进行来回工作。

以20天运输一立方千米的量,那么只需要来回45趟,就可以创造一个类似太湖那么大的湖泊。

湖水的蒸发本身也是在为这颗星球增加大气,作为生命之源,洛雅觉得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植物类的新虫子已经诞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繁殖方式同样是分裂,但不再是尾巴,而是侧身的枝干。

这些枝干只要扎在地上,就能很快冒出根茎,形成一株新的茁壮成长的植物。它们能吸收矿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其它一些手段分泌腐蚀岩石的液体,日积月累地将石块变成更加柔软的细碎物。

这样土层的积累就不需要成千上万年,只需少数几代植物的努力,就能形成一些价值不那么高的土壤。

2月份左右,第一艘巨型立方体运输船成型,它的成本大约为五分之一的普通运输船,表面大部分区域的防护性能差不多只相当于250毫米的钢板,质量极轻,是三角状支撑的空心的虫壳。

生物聚变发动机本身有着很高的强度,这才能保证船体的加速。但因为外壳体积太大,因此聚变引擎的功率非常低,只能慢慢帮助加速,以防止飞船本身承受不了压力而破损。

总之,这不是一艘能够战斗的船,连一些较恶劣的环境都无法承受。但极低的成本对洛雅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太阳能板的持续供能,而且不用登陆,它能一直发挥不错的作用。

当然洛雅不敢用它来装虫子,否则万一遭遇危险,内部的虫群怕是一次性全都死完。

这艘飞船载着洛雅来到了C23星球,也就是那颗有着星环的气态巨行星,然后在大量虫子的帮助下,慢慢将陨石块丢入它的嘴里。

口中的高温会让冰晶融化,然后流到内部的空间,岩石部分则吐出来,直接作为废料丢向气态星球。

无数嘴巴口子在500万只小甲虫的帮助下,源源不断地进行吞噬。后来发现这样的工作效率还是低了,于是干脆扩大了嘴巴,然后让立方体运输船慢慢飞行,将大量石块装进肚子里。

融化之后,固体最终从另一端出来,而液体留在了体内。

这种方式进行了5天后,又不得不依赖小甲虫了。主要是液态水的储备粮已经很大,口子大了可能漏出来。再加上太空中的液体本身不好控制,所以小甲虫们就再次进入了工作状态。

开开合合,一只又一只。整个巨型运输虫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工作者。

这一幕让洛雅再度产生了灵感。

前世玩过的星际争霸里面,有工蜂这种勤劳的虫子。小甲虫的成本相比工蜂那种更低,如果将其改造成能够携带大量物体,可以短距离飞行的生物,是不是更好?

史莱姆和滋补虫已经具备了能量补充功能,但是搬运效果太差了,因此新的小甲虫不需要收集能量,只要负责细小物品的切割和搬运。

除了力量大,还要有灵活的触须和肢体,可以进行细节劳作。如果数量多,可以让它们在星球上边构建巨大的工程,创造文明应该拥有的一切。

恋耽美

最新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病秧子穿成渣A后 [综漫] 霍格沃茨的凡多姆海恩 [网王同人] 属于立海的荣耀 [综英美] 纽约人民受难史 [综漫] 叶藏宰,但是名柯 [柯南同人] 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 [综英美] 奥特大舞台,有活你就来 [综漫] 太宰今天和琴酒在一起了吗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