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所有的奖项都颁完之后,各种采访也纷涌而至,而其中属苏一最受欢迎。
毕竟这一位可是全场最年轻也最有潜力的获奖得主了。
顾院士,请问您获得诺奖之后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央台作为华国的官方记者,自然是第一家采访顾苏一的媒体。
苏一手捧着奖杯,一手拿着证书,笑着说:回国进实验室吧,继续我的科研。
顾院士,请问您今后的研究计划方便透露吗?
苏一想了想说:我在上半年曾和利奥博士联手发表了一片关于AI人工智能参与医学手术的论文,目前的研究方向大概会以这方面为主,除此之外还会主张研究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一部分就不方便透露了。
那请问AI全息技术还会继续攻克吗?
当然会!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让时代真正地步入全息时代,这也是我毕生的梦想!
直到采访结束。
顾苏一在保镖的护送下离开了音乐厅,回到了大使馆。
考虑到顾苏一忙碌了一整天,大使馆的人并没有过多的交谈,而是将休息时间留给了她。
而这次的领奖和采访也成了华国脍炙人口的内容。
不少人都为顾苏一是华国人而感到自豪。
网络上甚至还掀起一场关于宣言和表忠心的热潮,#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华国人。#冲上了热搜。
无数年轻有为的学子和各行精英纷纷留言,表明自己也愿意为华国奉献一生。
尤其是苏一实验室里的那些研究员们更是一个个地激动不已。
中科院也在讨论着是否要给苏一什么奖励,可是顾苏一一不缺钱,二不缺名声,好像确实没有什么投其所好的奖励。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伍思源提议道:那就照顾好顾院士的家人们吧,只有让顾院士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她才会更好地投入科研。
第540章 首个公开手术
他们也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正如他们一样,国家也给了他们家人最好的保障,而这也是他们最欣慰的事情。
只可惜顾院士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否则他们甚至会将顾院士的孩子的教育资源全都安排好。
而在他们中科院里,没有自己孩子的院士们其实也有不少。
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伟人。
他们的养老生活自然由国家负责。
*
参加完诺贝尔奖的苏一第二天就回国了。
接下来她还有个重要的仪式需要参加,那就是华国的院士授予仪式。
对苏一来说参加院士授予仪式比诺贝尔奖更有意义,也更加让她期待和激动。
而且院士授予其实就隔了几天,也就是说苏一几乎回国休息两天就要去领奖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踏进大会堂,但是确实第一次以这样严肃而庄重的方式,苏一其实是挺紧张和激动的,甚至于接过荣誉证书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时候被调侃的时候,苏一也笑着回应道:意义不一样。
是啊。
意义不一样。
在苏一心里国家荣誉用于比世界荣誉重要,能够获得世界荣誉不足以激起她的兴奋和激动,可是如果是国家荣誉,那就好比小学生得到了班主任的夸奖,这种感觉截然不同。
甚至说如果不是有些奖项非领不可,她甚至都不想去。
正式成为中科院院士之后,苏一也终于重返实验室。
算起来,已经时隔快三个月了。
而这三个月,苏一除了了解实验室进度之外,几乎没有参与任何的研究,好在苏一名下好几个实验室早就已经步入正轨,所以即使苏一离开这么长时间,实验项目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利奥看见她,夸张地说:顾,你是到非洲玩了一趟吗?
苏一摸了摸自己的脸:晒黑很多吗?
如今都快成小麦色了。
不仅是她,就连蹇川也晒黑了不少。
苏一微微耸肩:小麦色也挺好的,健康。
利奥笑眯眯地说:我看了你那场诺贝尔奖领奖仪式,真美!
说着,还举起大拇指。
谢谢。苏一笑了。
寒暄之后,苏一开始和利奥讨论实验,而她的想法转变也让利奥感叹,果然人呐不能一直拒在实验室,容易变态。
这也是他为什么每年都要长休两次,每次半个月的原因,要么回国看望自己的父母朋友,要么背着行李到处走走。
离上一次沈彦庭检查的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了半年,所以苏一又拉着沈彦庭做检查了。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
脑子里的肿瘤并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长大。
让苏一松了口气。
随后,利奥告诉苏一他可以展开第一次联合开颅手术的,而联合的对象正是小一。
利奥并不是第一次进行开颅手术,他曾经被Y国卡迪夫医学院称为最有潜力的医学天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拥有开颅手术资格的医生大多都是资历深厚,四十好几了,可是利奥第一次做开颅手术时甚至还不到三十岁。
也正是那次手术,奠定了他在这方面的名声。
而这一次,他准备做一场全球瞩目的开颅手术也是全球首个公开的开颅手术。
也就是说,他准备采取直播的方式做这个手术。
原本开颅手术的风险就很大,更何况还是公开手术,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合作对象并不是专家,而是一台机器人。
这无疑是一场极具争议性的手术。
甚至还会引起一些所谓的极端人道主义的反对。
国内倒是还好些,毕竟苏一在网络上的威信力不是假的,谁都知道一姐名下有个喜欢发律师函下场撕键盘侠的星辰公益,而且先前也有过几次键盘侠被公安部门带走的事情。
所以即使键盘侠们终于找到了可以发泄的口子,却也不敢太过放肆。
只能暗戳戳地骂。
[那谁,真的拿了某些个奖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吗,真不把人当人啊!]
[居然用jqr动手术,她果然是疯了!]
[某人不是号称最爱国么,国内这么多知名医生看不上,结果让外国佬来动手术,真可笑!]
甚至连名字都不敢提。
当然也有不少支持他们的人,甚至连一些医学生都纷纷冒头支持。
而这次的实验到最后,连一名姓赵的医学方面的院士都亲自给苏一打了电话,在了解到他们这项实验之后,终于厚着老脸提出来:我能不能来观看这场手术?
不是网上看直播,而是亲自到实验室的手术室外,亲临现场。
第541章 权威人士
苏一失笑:赵院士,其实我早就想邀请您了,只是我问过高院长,他说您最近在忙着一个项目,我不方便打扰您,只能作罢。您是脑科方面的权威专家,您若是愿意来观看,我求之不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