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瑾瑜问道:你叫什么?
阮立从旁边掌柜的态度看出这年轻人似是能做主的,便回答:阮立。
阮立!掌柜瞪大眼睛,天老爷哟,自家酒把他也引来了!阮立可是天下闻名的才子,六岁即可成诗,他写的诗,谁不会念上两句呢?
宣瑾瑜却不知道谁是阮立,毕竟她是穿越过来的,便问:若是你写的诗,值不上这酒呢?
阮立闻言也不生气,一拱手,说:主人家把酒取来,我当即赋诗一首,若是主人家觉得值,就与我喝一口,若是不值,我就走便是。
宣瑾瑜觉得这人有意思,当下微微颔首,让掌柜去取。
掌柜端来一只托盘,中间摆着一只玲珑可爱的红瓷酒瓶,旁边是配套的两只红瓷酒杯。掌柜倒了两杯,递给宣瑾瑜和阮立。
阮立放在鼻间一嗅,顿时喜出望外,好酒!还是他从来没喝过的好酒!他信口说来:七宝杯酌葡萄酒,金花纸写清平词。春风院静无人见,闲把君王玉笛吹。
宣瑾瑜眉一挑,还真有两分才华。她虽不懂诗,可如此仓促就能随口吟就一首,当即点头,请阮立喝酒。
阮立端起酒杯,细细品起来,很快,一杯酒就被他喝了个底掉。他嘿嘿一笑,说:主人家若不介意,我再写一首,再讨一杯酒喝。
宣瑾瑜笑说:这有何不可?洗耳恭听。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阮立张口又吟一首: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这首竟比刚刚那首更好些!宣瑾瑜也佩服起来,拿过酒壶,亲自为阮立甄酒。
就这样,二人一个倒酒,一个吟诗,阮立竟然把一壶酒都喝完。旁边掌柜早就叫来识书墨的伙计,把阮立写的诗都记录下来。
这红瓷酒瓶不算小,葡萄酒也远比时下的酒更浓烈,阮立喝了一壶酒之后,微醺之下竟然才思更为流畅,宣瑾瑜也为阮立的才华折服,收起了一开始的考校之心,诚恳道:日后但凡阮立先生到店中饮酒,掌柜都不可收钱。
掌柜连连点头。他都已经想好了,今天这事儿如何对外说。等天下人知道诗狂阮立到得自家铺中,如何喝酒,又如何写诗,自家这酒恐怕身价还要翻上几倍呢!毕竟天下谁人不知,阮立最好喝酒?
阮立渐渐醉了,打起鼾来,宣瑾瑜见状哑然一笑,让伙计扶起阮立到后院歇息,她这才带着随从离开。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来啦~本章里的诗当然是古人的,作者咕明天整理一下,贴到这里来(今天偷懒休息一会儿)。几年前我和本地友人去过四川江油县,去看李白的故居,发现后人立的诗仙墓碑前,放的全是酒,啤酒二锅头啥啥都有,除了酒没别的东西。来的游客里也有带了啤酒放在墓前的。老实说,我去过的名人故居景点,一般都是放花,这是头一次看见放酒且只放酒的。诗仙喝酒人设不倒。
我问本地友人,是不是带我去买点特产啥的,友人说没有特产,最好吃的就是肥肠,我很伤心,说,啊,为什么诗仙的故乡最好吃的竟然是肥肠?我不接受!友人冷酷:吃不吃吧你就说。我说,吃。第二天又去吃了肥肠,江油的肥肠真好吃。
就在去年,作者咕跟一个做市场营销的朋友谈起去江油县的见闻,重点讲了肥肠,朋友陷入沉思:哦,这么说来,江油县为啥没整个诗仙酒,一定能大卖吧。
我?????
跟大家唠点闲磕。
第71章 三桅帆船
天还没亮, 裴佑就带人出了城门,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终于看见一队骑兵拱卫着一辆蓝布马车而来。裴佑这才松弛下来, 迎上前去。
马车缓缓停住,从里面走出一位美妇人,她容貌雍容华贵, 虽着荆钗布裙也难掩高雅气质,正是裴佑亲娘苏夫人。
裴佑快步上前, 扶住苏夫人:阿娘!您终于是到了。他在手下人面前素来面色冷峻, 可眼见得苏夫人到来, 也不由放松了眉眼,流露出浅浅笑意。
自打裴佑获封离京后, 苏夫人就一直没有见着儿子,她又刚刚经历了都城宫变,一路强撑着精神,乍见到裴佑, 也是心潮激动:好好好,阿娘终于是见到你了!说着说着, 苏夫人竟然是泪如雨下。那天宫中, 你父皇已经阿娘还以为, 此生都怕是不复相见了!
见苏夫人如此情状,裴佑连忙低声劝慰, 扶着苏夫人又上了自己的宽阔马车,带苏夫人回王府安歇。苏夫人舟车劳顿, 只和裴佑细细说了当日宫变的情景, 就沉沉睡去。
裴佑回到书房。书房里, 军师许宁坐于左侧, 裨将江鸣坐于右侧,还有数位谋士、将领也分列其座,齐王府众人会聚一堂,静等裴佑谕令。
在座都是心腹,裴佑也不必绕圈子,他开门见山,沉声说道:皇子裴骏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狼戾不仁!今我誓欲大集义兵,匡扶射击,剿戮群凶,诸位可愿与我一道?
王府诸人闻言大喜,他们聚在齐王帐下,自然不甘心只做个谋士、偏将,都等着齐王日后问鼎至尊,自己也好博个前程,如今听得齐王举事,连忙轰然应好。
裴佑吩咐各将领兵,从长都郡一路出边关,往东一路直取都城,众将离去,只留下只留下军师许宁,言称有事相商。
许宁不仅操心军务,还管着军中钱粮之事,他一脸为难:齐王殿下,我已筹集半月军粮,眼下军库中所有银钱都已经换成了粮草,也就只够大军开拔一月所需,可后续军费所需银钱,却不知如何是好?
齐王府卜算富裕。齐王对手下人一向大方,不论是对帐中谋士将领,还是对军中士卒,从不曾短了银钱,可齐王受封北川郡将将一年,能攒下多少银钱来?以前若是打仗,自有都城供应钱粮,可现在讨伐裴骏,这庞大军费又从哪儿来?打仗就是打后勤,想到此处,许宁忧心忡忡。
裴佑却老神在在,说:此事你尽可放心,我已和诚郡王通过气,南安县不日将送来五十万两黄金,以为军费。后续还会再送些过来。
五十万两黄金!这大手笔一下震慑住了许宁,这可不是小数目!没想到那郡王爷竟然如此大方。天上陡然掉馅饼,固然把许军师砸得眩晕,可许军师也难免想起,有豪商大贾曾言,立国家之主赢无数,这诚郡王既然往自家主公身上投了整整五十万两黄金,日后也不知如何去还?说不得要把裴佑殿下卖出去才够
许宁又看看齐王殿下,暗忖自己还是别瞎操心了,说不定齐王殿下还巴不得呢。
齐王府讨伐裴骏的檄文一出,长都郡第一个投诚,郡守顾贞慷慨陈词,先是痛数逆贼裴骏罪状,然后立刻投向了齐王府。等这封檄文传遍整个轩国后,立马就有其他人响应。雍州郡郡守宋鹤卿、平阳王裴义宣等纷纷起兵,一路打往都城。一时间,新帝裴骏刚刚登基,却已经是山河欲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