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人有一些遗憾的啧吧啧吧嘴,拍拍腰上的钥匙。
那好吧,这就去那两家店铺吧。
说完就心不甘情不愿地带着唐晓福和赵向北往外走。
那胖掌柜一看几人真的要走,连忙跑了出来,佯装生气的说道:240两,这可是看在你们合眼缘的份上才便宜的,要就现在签文书,不要就拉倒了,以后再也别来了。
唐晓福仰头看天,眼中是了然的笑意,果然有诈。
第63章 定下
这是他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徒留那胖掌柜气哼哼的摔上门,
来到了第二家店铺与住宅连着那处宅子,人就没有那么热情了。
掏着钥匙将里外的门都打开,依靠在门口。
这院子格局,前面是建铺,紧邻闹市,后面就是住宅,将近两进的院子住下一家几口人绰绰有余,但是这价钱是一点不能便宜了。
这处宅子不管是前面店铺还是后面住宅,都是生活气息。
特别是前面的铺面,陈旧了一些,但却能看出被主人仔细的打理过,摆放的整整齐齐。
座椅板凳虽说有些年头,但却磨得十分结实光滑。
后面宅子里面有一口大水井,院子种了许多花花草草,西南角还有一棵桃树,一棵枣树,郁郁葱葱。
都说看宅看风水,不如进门看花草。
一处宅子,如果望这宅中的花草,必一定也长得十分茂盛。
尽管这铺面不大,但是唐晓福却极满意。
他们家暂时没有想出做什么买卖,不如将铺子租出去,
这样后面在宅院的铺面最好出租,价钱也高。
唐晓福回首看赵向北,她果然跟在自己身后停了两步,低声询问,你看这处宅子如何?
赵向北点点头:铺面紧邻闹市,住宅闹中取静,格局精巧,倒是不错的。
与他心中想法差不多,唐晓福点点头,又走到那牙人身边。
请小哥带我们去最后一处铺面吧。
那牙人脸上表情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气哼哼的,不过看在之前十几个铜板的份上,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将人领着走过两条街道,在一处街口停了下来。
只是一处正开早餐摊子的铺面说道: 喏,就是那家了。
这处铺面不大,门面也就一个成年男子,张开手臂的大小,但是这会儿已经太阳高升了,还有不少人排着队。
里面坐不下,在外边摆了几张桌子,也三三两两坐上了人,可见生意不错。
一阵一阵浓郁的包子香传来,唐晓福忍不住肚子咕咕直叫。
赵向北听到声音,拿出一些铜板,走到唐晓福身边询问。这处江南汤包做的地道好吃,不如咱们坐下来尝尝。
门口桌子旁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捧着一个汤包,满脸馋样,直把唐晓福看着肚子更饿了。
压了一下口水,点点头:就要地替包子,一碟子小菜,几碗粥吧。
赵向北一眼点点头进了店铺,唐晓福回身冲着牙人淡笑。
这一上午劳烦小哥跟着我们跑来跑去,不如一起吃顿汤包,填填肚子。
牙人有些诧异地瞪大眼睛,进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笑容也带了两分真气。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您。
两人说话的功夫,赵向北就端着四笼屉包子,走了出来,正好门口一张木桌空下了,
三人围坐下来赵向北将汤包,摆上一笼屉在唐晓福面前。
又进到里屋,端了三碗粥,两碟子小咸菜,这才坐下。
这卖汤包的是一家姓范的老汉,他和老伴在里面忙活着,家中独子外出求学,也是这一届院试考上的秀才。
真的,这么有缘分?
唐晓福感叹一声,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虽说碰面不大,但是位置却好。
盘算了一下手中的钱,拿下这两处铺子,还有一点银子也够生活。
唐晓福打定主意,就在看面前的汤包。
薄薄的包子皮,裹着里面的肉馅和汤汁儿。
唐晓福小心意的夹起一个,那汤包就仿佛一个装满钱的口袋,微微下坠,
还能看到那薄如蝉翼的包子皮里,隐隐的汤汁儿。
唐晓福又咽了一下口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个小口。
瞬间鲜美的汤汁,盈满口中。
鲜肉馅里边隐隐带着点蘑菇的清香,一口汁水下去,鲜的人眉毛都翘了起来,再咬上一口包子馅咸香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喜欢。
呜呜好吃,真好吃。
说着话唐晓福就手脚利落地吃下去两个汤包,美的杏眼微弯一脸满足。
仔细点烫到嘴。
赵向北宠溺的看着唐晓福,不断的搅拌他面前的粥,让粥快速的冷却。
牙人羡慕的,看着这对夫妇感叹道:您二位的感情真好。如果想买铺面不如在后两处挑一个吧,主家都是子孙满堂的,兆头也好
赵向北平素里是个少言寡语的性格,感谢的朝着亚呀人点点头。
听话听音儿,这牙人小哥也算是好心,点拨了他们一下。
唐晓福朝他感激的一笑。
众人就不再说话,闷头干饭。
唐晓福一连吃了5个小罐汤包,喝上一碗粥,拍拍肚子,舒适的喟叹一声。
这会儿他才感觉自己有些吃撑了。
一顿早午饭下来,不经意跟那牙人聊天,也了解了这铺面的基本情况,
这小铺就是一直租给这范家人的,只不过原来的主家这会儿要外出,这才想把店铺卖了。
如果买了这处铺子,也不愁找租户,范家在这里常年卖包子吃食,是个有信誉的租客,唐晓福也甚是满意。
一顿饭下来,直接敲定买后两处宅院。
这可把那个牙人小哥惊喜的不得了,乐颠颠地跟唐晓福约定,三天之后交银钱,到衙门现场换契约。
因为唐晓福想去官府衙门签红契,那么每单生意就要多花五两银子,
说来白契是民间个人达成的契约,不需要多付银钱。
但是红契,却是买卖双方经过官府衙门,定下契约,需要每单多付五两银子,有官府背书自然有保障。
虽说心疼的拿出去的十两银子,但是为了稳妥唐晓福还是跟那小哥约定拿了红契,
生意达成,牙人小哥也是满脸的笑意。
唐晓福趁机问他县城之内,哪处粮铺兑换粗粮更加实惠,
做了生意这小哥也是大方,直接领着唐晓福两人去了那两是铺子,
牙人与那老板相熟,这样一来,兑换的粗粮,比往日多了一成。
驾着牛车,二人往回走到县城门口,碰到正往村走的李么么。
唐晓福就邀了一礼萌萌一同坐车回家,看到他包袱中的红色细棉布,诧异的问道:林么么买着红布,可是家中董大哥好事将近了呀。
李么么也是满脸笑意:是呀。瑞新定了村长家的月哥儿,明儿秋天那会儿成婚?我想着早些将细棉备下,还要做被子和褥子,到时可要请你母妈这个福全人来,帮忙一起添添福气呀。
唐晓福按照这里加动作够快的,董瑞欣刚考上秀才,就跟村长家结了亲家。
看来村长是很看好董瑞鑫日后的前程的。
一车人说说笑笑的回到家中,唐晓福将换好的粗粮交给都是又跟他交代了一下今日买铺面的事情。
晚上照例泡脚之时,却见赵向北拿出一枚细银簪子。
今儿我看到这个簪子,就觉得特别适合你,特意买来送给你喜欢吗?
唐晓福惊喜的接过簪子,细细打量。
恋耽美